
[haughty] 踞慢;驕傲自大。同“倨傲”
亦作“ 踞敖 ”。傲慢不恭。踞,通“ 倨 ”。 漢 桓寬 《鹽鐵論·結和》:“今有帝名而威不信長城,反賂遺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畢怒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捐貧賤之故舊,輕人士而踞傲者,驕人也。” 清 何紹基 《過嶽州》詩:“見人踞傲無規矩,坐卡如斯況做官。”
“踞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踞傲”讀作jù ào,意為傲慢不恭,與“倨傲”相通,表示态度輕慢、自大不敬。該詞中的“踞”通“倨”,強調行為或姿态上的傲慢。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仍可見到,例如造句:“火海為之退避,任由他踞傲的身影穿過”。
需與“踞坐”(一種坐姿)區分,後者僅指動作,無貶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鹽鐵論》《抱樸子》等古籍或相關詞典來源。
《踞傲》是一個成語,意為高傲自負,自不待見他人。
《踞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踞:⻊(步部),具體它的字形拆分為⻊(步部)+幾(基本部首)+㐆(橫折鈎)。
傲:亻(人部),具體它的字形拆分為亻(人部)+幾(基本部首)+⺌(豎折鈎)+㠭(半月)。
《踞傲》是《莊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話:"視之不見其賊,聽之不聞其聲,踞之千裡而傲且驕兮"。其中的“踞傲”一詞意為高傲自負。
繁體字形:《踞傲》的繁體字形獨傲。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踞傲》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無明顯差異。
他對别人總是踞傲,不肯聆聽他人的意見。
相關的組詞有:踞坐、傲岸、高傲、傲然。
近義詞:自負、傲慢、狂妄。
反義詞:謙和、謙遜、謙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