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阻的意思、曲阻的詳細解釋
曲阻的解釋
曲折險阻。 晉 潘嶽 《金谷集作》詩:“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尋歷曲阻,則沉思紆結。”
詞語分解
- 曲的解釋 曲 (⑥麯) ū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曲筆(a.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b.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 阻的解釋 阻 ǔ 險要的地方:“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攔擋:阻擋。阻隔。阻攔。阻力。阻撓。梗阻。勸阻。阻擊。阻抑。阻滞。阻難(刵 )。阻塞(?)。 艱難:道阻且長。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曲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 曲阻(拼音:qǔ zǔ)指曲折險阻,多用于形容道路、地形或處境的蜿蜒崎岖與艱難險阻。
- “曲”指彎曲、不直,“阻”指阻礙、險要,合稱強調路徑或境遇的複雜艱險。
2.文獻用例
- 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例如:
- 晉代潘嶽《金谷集作》詩:“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描繪溪流迂回、山路險峻的景象)
- 晉代趙至《與嵇茂齊書》:“尋歷曲阻,則沉思紆結。”(表達經曆曲折險阻後的複雜心緒)
3.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崎岖險阻、蜿蜒險峻。
- 反義詞:平坦通途、一馬平川。
4.現代應用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自然地貌或抽象困境的艱難曲折。
5.補充說明
- 部分詞典标注“曲”可讀作“qū”,但結合古籍用例,此處“曲”更傾向讀“qǔ”,表“彎曲”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文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曲阻
曲阻(qū zǔ)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在古代文獻中,意思是曲折阻礙、彎路障礙。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曲阻由“曲”和“阻”兩個部首組成。
“曲”是左右結構,總共有6劃。
“阻”是上下結構,總共有8劃。
來源
曲阻起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追溯到《史記·平吳列傳》中。
繁體
在繁體字中,“曲阻”仍保持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曲阻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一路遇到了很多曲阻,但是從未放棄。
2. 事情進展曲阻,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努力。
3. 這條道路有很多曲阻,但是美景值得我們前行。
組詞
曲線、曲折、曲徑、阻礙、阻隔
近義詞
迂回、繞道、彎曲
反義詞
直接、暢通、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