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顧及身體。 元 張翥 《感興》詩:“從來豪傑願風塵,奮臂幹戈肯顧身?”
“顧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顧身”由“顧”(關心、照顧)和“身”(身體或自身利益)組成,意為顧及自身的安全或利益,強調在行動中不輕易冒險,注重自我保護。例如元代張翥的詩句:“從來豪傑願風塵,奮臂幹戈肯顧身?”即通過反問形式,表達豪傑投身事業時未必會過多考慮自身安危。
“顧身”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書面語或特定語境中,日常交流更常用“注意安全”“考慮自身”等表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集。
顧身,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亻”和“丨”,共有八畫。它的字形比較簡單,表示着一個人身體的狀況。
“顧身”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篇》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固近之;能遠取譬,固遠之。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段話意味着一個人為了成就自己應該顧及别人,并互相尊重。
顧身的繁體字為「顧身」,字形相似,隻是用繁體的官方标準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顧身的字形略有變化。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古代字形中,顧身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毌”,下面是“身”,表示着保護和顧及自己的身體。
1.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常常忽略了顧身的健康問題。
2. 他是一個實際而顧身的人,總是為自己的利益着想。
- 顧及:關心和照顧别人的感受
- 顧忌:擔心和害怕某種後果
- 顧全:在考慮問題時兼顧各方面的利益
- 顧慮:為将來的事情而擔心和憂慮
- 顧問:提供咨詢和建議的人
- 顧名思義:根據名稱能夠直接看出含義
照顧、關心、保護、呵護、關懷
忽視、不顧、漠視、冷落、無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