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亭的意思、螺亭的詳細解釋
螺亭的解釋
古亭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贛州市 。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螺亭 在 南康郡 。昔有一女採螺為業,曾宿此亭,夜聞空中雨聲,乃見衆螺張口而至,便亂噉其肉,明日惟有骨存焉,故號此亭為 螺亭 。” 宋 蘇轼 《虔州八境圖》詩之四:“薄暮漁樵人去盡,碧溪青嶂遶 螺亭 。”
詞語分解
- 螺的解釋 螺 ó 軟體動物,體外包着錐形、紡錘形或橢圓形的硬殼,上有旋紋:螺蛳。田螺。海螺。螺號。螺钿。法螺(用海螺殼做成的佛教樂器)。 像螺殼紋理的:螺紋。螺旋。螺釘。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婦女似螺殼的發形)
- 亭的解釋 亭 í 有頂無牆,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裡;涼亭。牡丹亭。 建築得比較簡單的小房子:書亭。郵亭。崗亭。 適中,均勻:亭勻。 正,當:亭午(正午,中午)。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螺亭”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古亭名(主流解釋)
- 地理位置
故址位于今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最早見于南朝梁代任昉《述異記》。
- 名稱由來
傳說曾有一采螺女子夜宿此亭,遭群螺襲擊,僅存骸骨,故得名“螺亭”。
- 文學記載
宋代蘇轼在《虔州八境圖》中寫道:“碧溪青嶂繞螺亭”,印證其作為地标的存在。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 基本含義
形容人言談舉止迂回含糊、不得要領,類似螺殼的螺旋形态(“螺”指螺殼,“亭”指亭子)。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表達觀點時邏輯混亂或缺乏重點的情況。
補充說明
- 權威性差異:古亭名解釋在多個文獻中均有記載(包括《述異記》和蘇轼詩作),可信度較高;而成語用法僅見于個别現代網絡詞典,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存在釋義偏差。
- 發音與結構:拼音為luó tíng,字形結構為“螺(左右結構)+亭(上下結構)”。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詞義,優先考慮古亭名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螺亭的意思
《螺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蝸牛所聚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螺亭》的部首是蟲,共有11畫。
來源
《螺亭》這個詞起源于古代的傳說故事,據傳說,蝸牛是在螺亭中相聚的,因此人們将這個地方稱為螺亭。
繁體
《螺亭》的繁體字為「螺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螺亭」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可能會使用「癩」、「廬」等字形。
例句
1. 他住在離螺亭不遠的地方。
2. 在螺亭旁邊有一片茂盛的花園。
組詞
螺旋、螺絲、螺紋、茅亭、祠亭、崗亭。
近義詞
蝸牛聚集地、蝸牛棲息地。
反義詞
開放地、散落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