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肉燈台的意思、肉燈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肉燈台的解釋

謂在兩臂挂油燈,燃以奉佛。後成為流弊,朝廷予以禁止。 宋 陶穀 《清異錄·釋族》:“ 齊 趙 人好以身為供養,且謂兩臂為肉燈臺,頂心為肉香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肉燈台"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比喻意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本義與字面解釋 "肉燈台"并非指實際的燈具,而是由"肉"(人體皮肉)和"燈台"(古代油燈的支架)組合而成的比喻性詞彙。字面可理解為"以肉體為支撐的燈架",強調人體瘦骨嶙峋的狀态——骨架突出如燈台,皮肉單薄如覆于其上的燈油或燈罩。該詞最早見于明清小說,如蒲松齡《聊齋志異·董生》描述病重者:"久不見,何憊損至此?骨如柴,肉如蠟,直一肉燈台耳!"(來源: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九)

二、比喻義與文學意象 在文學語境中,"肉燈台"生動刻畫了兩種典型形象:

  1. 極度消瘦的病體:形容人因疾病、貧困或憂思導緻形銷骨立,骨架支離仿佛燈台,皮肉幹癟失卻生氣。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載有"病叟羸極,坐如肉燈台"之句(來源:宣鼎《夜雨秋燈錄》卷四)。
  2. 枯槁的苦修者:宗教或苦修背景下,特指通過極端禁欲(如長期饑餓、枯坐)使身體形同骨架支撐的修行者,暗示其以肉體為證道的"燈盞"。佛教文獻《高僧傳》中雖未直用該詞,但"形若槁木"的記載與之意境相通(來源:釋慧皎《高僧傳》)。

三、文化隱喻與使用場景 該詞承載着傳統文化中對生命脆弱性的認知:

四、現代語義演變 當代使用中,"肉燈台"多見于:

  1. 文學修辭:在曆史小說或散文中保留古意,如莫言《生死疲勞》描寫饑荒場景時化用此喻(來源:莫言《生死疲勞》第五章)。
  2. 方言留存:部分北方方言仍用其形容瘦弱者,如"這孩子瘦成個肉燈台了"。
  3. 醫學描述:現代中醫文獻偶借該詞強調"羸瘦脫形"的危重症候(來源:《中醫症狀鑒别診斷學·消瘦篇》)。

此詞根植于漢語的意象思維,通過具象物(燈台)與人體狀态的超常聯想,傳遞出對生命形态的深刻觀察,兼具文學表現力與文化隱喻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肉燈台”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漢語詞語,其含義主要與佛教習俗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詞義
指古代佛教信徒在雙臂懸挂油燈進行供奉的行為。這一習俗通過燃燒自身攜帶的油燈表達虔誠,後因過度極端化被朝廷禁止。

曆史背景與演變
據宋代陶穀《清異錄·釋族》記載,齊趙地區(今河北、山東一帶)的信衆曾流行将身體部位視為供奉工具,如稱雙臂為“肉燈台”,頭頂為“肉香爐”。這種極端行為逐漸演變為社會流弊,導緻官方介入并明令禁止。

流弊與禁止原因
該習俗雖源于虔誠信仰,但因涉及自殘性行為(如長時間懸挂燃燒物)對人身造成傷害,且可能引發盲目效仿的社會問題,最終被朝廷定性為需遏制的陋習。

現代應用
如今“肉燈台”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出現于文獻研究中,現代佛教儀式中已無此類極端實踐。詞語本身也衍生出對過度狂熱行為的隱喻批評。

别人正在浏覽...

安親百川朝海拔類扳纏本草畢業會考播美遲疑未決穿鍼純淑辭對刺虎大瘠趸願堕阙貳師城泛僄氛霭高腔骨象火媒胡日鬼猢狲大王尖嘴薄舌腳家家爺精簡機構寄奴錦制金枝葉九纮卷蓬臨别贈言臨時性郦生六館六翮淪殄麥丹蕈麻麻懋曆木治匿善嘔唲頗胝怯撓青鳥勸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剩義生長素施贶順濟侯戍所庶殷私殊跳越猥談烏哺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