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館的意思、六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館的解釋

(1).國子監之别稱。 唐 制,國子監領國子學、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統稱六館。 宋 元 以後,漸加合并,以至僅存國子一學,但後世仍以六館指國子監。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於是太學六館之士百餘人,又以 蕃 之義行,言於司業 陽先生 城 ,請諭留 蕃 。” 明 宋濂 《送國子正蘇君還金華山中序》:“ 平仲 将行,率六館之士祖餞於 龍江 之上。” 清 馮桂芬 《改建正誼書院記》:“書院始於 唐明皇 建麗正書院。蓋六館之屬,與今書院異。”

(2).謂 清 之實錄館、文穎館、國史館、四庫全書館、四庫會要館、内廷方略館。 清 梅曾亮 《光祿大夫經筵講官禮部尚書李公墓碑》:“輶車風馳,入我包匭,成均大師,六館詠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六館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均與古代中國的教育及文化制度密切相關:

一、唐代國子監下屬的六類高等學府

唐代中央官學體系的核心機構為國子監,其下設六類專科學校,合稱“六館”:

  1. 國子學:招收三品以上官員子弟,研習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等)。
  2. 太學:面向五品以上官員子弟,教學内容與國子學相近但生源門檻稍低。
  3. 四門學: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及民間俊才,兼授經學與律令。
  4. 律學:專攻法律條文與司法實務,培養司法人才。
  5. 書學:教授文字學、書法(篆、隸、楷等字體)及典籍校勘。
  6. 算學:研習《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等數學經典,培養天文、曆算人才。

    此制度見于《新唐書·選舉志》,體現了唐代“分科授業”的官學體系,對後世教育制度影響深遠。

二、明代國子監的别稱

明代沿襲唐制,但國子監組織結構簡化,其主體教學機構統稱“六館”,實為禮、樂、射、禦、書、數六科教育的象征性總稱。學生在此通習儒家經典與治國之術,為科舉選拔儲備人才。此稱載于《明史·職官志》,凸顯國子監的核心教育職能。


學術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六館”是古代官學機構的統稱,具體含義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唐代國子監的六館

唐代國子監下設六類專門學校,統稱“六館”:

  1. 國子學:招收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教授儒家經典。
  2. 太學:面向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側重經史研習。
  3. 四門學:針對七品以上官員及平民優秀子弟,内容與太學相似。
  4. 律學:培養法律人才,學習律令和司法實務。
  5. 書學:專攻書法與文字學,包括篆、隸、楷等字體。
  6. 算學:教授數學與天文曆法,如《九章算術》。

宋元後六館逐漸合并,僅存國子監,但後世仍沿用“六館”代指國子監。


二、清代官方編纂機構

清代将六類重要文化編纂機構合稱“六館”:

  1. 實錄館:編修皇帝實錄。
  2. 文穎館:整理宮廷文獻。
  3. 國史館:修撰國史。
  4. 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
  5. 四庫會要館:輯錄《四庫全書》精華。
  6. 内廷方略館:記錄軍事與外交事件。

補充說明

唐代六館體現了分科教育體系,而清代六館側重文獻編纂,兩者職能差異顯著。韓愈《太學生何蕃傳》中提到的“太學六館”即指唐代國子監。

别人正在浏覽...

闆桌拔起罷輭比較價格柴荊乘隙出處進退點屏成蠅肚裡有偻羅二中蜚動孚惬脯資功謀乖錯灌膿館驿過午海峽浩劫後此黃金丸黃牌警告會醼狐鳴篝中胡支對角掎蛣蜣矜縱來嚼鐵柳煙花霧亂尨鹵化綿裡藏針免稅店穆暢拍鞑蟠鋼劍皮肉旗檔券台任恤容積茹葷騷章澀悶鬙鬙史實樹薯櫯材蘇張态詐廷辯屠場兔子尾巴長不了尪疢委政五輪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