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omatic bag] 香袋。臭:本義氣味,這裡指香物
左佩刀,右備容臭。——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猶香囊。《禮記·内則》:“衿纓,皆佩容臭。” 鄭玄 注:“容臭,香物也。” 陳澔 集說:“助為形容之飾,故言容臭,以纓佩之,後世香囊,即其遺制。” 孫希旦 集解:“容臭,謂為小囊以容受香物也。”
“容臭”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基本釋義(常見義項)
指古代佩戴的香囊,用于存放香料。讀音為róng xiù()。
引申義項(較少使用)
部分文獻中引申為“容忍不良氣味或環境”,讀音為róng chòu()。該用法多見于現代對古語的擴展解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在古文學習中,“容臭”多指香囊,屬于高頻考點;而引申義常見于文學性解讀。建議優先掌握香囊釋義及相關典故。
《容臭》是一個漢語詞組,意思是容忍别人的惡臭味道、體味或不良氣味。
《容臭》的部首是“⺮”(竹子),筆畫數為11。
《容臭》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确定,但可以猜測其可能與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容忍他人帶來的不適臭味有關。
《容臭》的繁體字為「容臭」。
在古代,「容臭」一詞可能沒有具體的寫法。漢字的字形演變和标準化不斷發展,直到現代才形成了穩定的字形。
1. 這個人雖然身上有點臭味,但我們應該容臭寬宥,不要過于苛刻。
2. 雖然廁所的氣味很難聞,但在公共場合我們要容臭,不要因為自己的舒適而影響他人。
1. 寬容臭味
2. 忍受臭氣
3. 接納異味
寬容臭氣、容忍糟味、忍受惡臭
排斥異味、拒絕臭氣、不容惡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