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言的意思、極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言的解釋

(1).竭力陳說。《禮記·禮運》:“ 言偃 復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張魏公三戰本末略》:“ 吳玠 、 郭浩 極言虜鋒方鋭,且當各守其地,掎角相援,待其弊乃可乘。”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朝臣 白居易 等群起反對,極言宦官不得作兵馬統帥。”

(2).謂直言規勸。《呂氏春秋·先識》:“臣聞國之興也,天遺之賢人與極言之士。”《後漢書·明帝紀》:“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 宋 王安石 《張君墓志銘》:“往往能極言之無所忌。”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君拜極言疏,夜半片紙出。”

(3).指直言規勸的言辭。《呂氏春秋·直谏》:“當此時也, 桓公 可與言極言矣。可與言極言,故可與為霸。”

(4).謂誇大其辭。《太平廣記》卷四三六引 唐 李隱 《潇湘錄·于遠》:“老母怒曰:‘君若留此馬,必有禍發。’ 遠 因亦怒老母之極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近代者》:“ 松 ,丞相 奇章公 表甥,然公不薦。因 襄陽 大水,﹝ 松 ﹞遂為《大水辨》,極言诽謗。”

急忙告訴。《新五代史·雜傳·鄭珏》:“ 明宗 幸 汴州 ,六軍家屬自 洛 遷 汴 ,而 明宗 又欲幸 鄴都 ,軍士愁怨…… 趙鳳 極言於 安重誨 , 重誨 驚懼,入見 明宗 切諫,乃詔罷其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極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層釋義:

1.竭力陳說

指用盡言辭或力量表達觀點。例如《禮記·禮運》中記載孔子弟子言偃詢問“夫子之極言禮也”,即強調孔子竭力闡述禮的重要性。宋代周密《齊東野語》也提到将領吳玠等人“極言虜鋒方鋭”,意為全力陳述敵方形勢嚴峻。

2.直言規勸

表示以坦率的态度勸谏他人。如《後漢書·明帝紀》提到“群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鼓勵臣子直言進谏。王安石在《張君墓志銘》中贊其“能極言之無所忌”,亦體現此意。

3.指規勸的言辭

作為名詞時,特指勸谏的内容。《呂氏春秋·直谏》以“極言”形容管仲對齊桓公的谏言,稱其“可與言極言,故可與為霸”。

4.誇大其辭

含貶義,指過度誇張的表達。如《太平廣記》中描述“極言”為誇大事實,部分文獻中也用于批評言辭浮誇的行為。

使用語境與補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呂氏春秋》等原典,或查閱漢典()、名校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極言》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言辭極端、刺骨尖銳的言論。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極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言”。其中,“木”作為部首表示與樹木相關的意思,而“言”則指的是言語、語言。整個詞語的筆畫數為9。 來源: 《極言》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它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著作《莊子·内篇·徐無鬼》一篇中。在這篇文章中,莊子運用了“絕言謗行能非能”一句話來說明言辭的威力和影響力。 繁體: 《極言》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跟簡體字相同,都是“極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極言》這個詞語出現的時間較晚,古代沒有專門針對該詞的漢字寫法。 例句: 以下是一個例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極言》這個詞的用法和意思: 他的批評之言非常尖銳,可以說是一番極言。 組詞: 與《極言》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 - 極端(形容詞,表示某事物或言論的極度、過度) - 言辭(名詞,指言語的表達方式或措辭) - 語言(名詞,指人類用來交流的工具,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 - 辯論(動詞、名詞,指雙方争辯、讨論觀點) - 謾罵(動詞、名詞,指惡言相向、語言攻擊) 近義詞: 與《極言》意思相近的一些詞語包括: - 尖刻(形容詞,指言辭尖銳、刻薄) - 尖利(形容詞,指言辭或聲音尖銳、銳利) - 辛辣(形容詞,指言辭或調子刻薄、尖銳) - 刺痛(動詞,指言辭觸動心靈、使人難受) 反義詞: 與《極言》意思相反的一些詞語包括: - 和善(形容詞,指表達柔和、友善的言辭) - 委婉(形容詞,指以含蓄、軟化的方式表達的言辭) - 圓滑(形容詞,指油腔滑調、巧言令色的言辭) - 溫和(形容詞,指言辭柔和、溫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