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挂心鈎的意思、挂心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挂心鈎的解釋

亦作“掛心鉤”。比喻牽腸挂肚者,最愛念的人。《白雪遺音·馬頭調·連環扣》:“解不開的連環扣,蜜裡調油;放不下的掛心鈎,常在心頭。” 李文元 《婚事》:“閨女是娘的挂心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挂心鈎(guà xīn gōu)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義、引申義及民俗應用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二、民俗文化中的特殊含義

在傳統婚俗中,“挂心鈎”是定情信物的象征:

  1. 功能:女子将繡制的心形荷包或玉佩系于鈎狀飾物,贈與意中人,表達“以鈎連心,永結同心”之意(《中國婚俗文化辭典》,中華書局,2011年,第89頁)。
  2. 象征:
    • 鈎:代表牢固的聯結,取“鈎連不解”之意。
    • 心形飾物:象征真摯情感,如《詩經·邶風》“我心匪石,不可轉也”的意象化表達(《詩經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6頁)。

三、方言與文學中的引申用法

  1. 方言用例:

    冀魯官話區(如山東聊城)中,“挂心鈎”形容對子女的深切牽挂,如諺語“兒行千裡母擔憂,心似挂鈎日日愁”(《漢語方言大詞典》第3卷,第2876頁)。

  2. 文學轉義:

    現代文學中用以比喻“無法釋懷的執念”,如:“舊事如挂心鈎,總在夜深時扯出記憶的碎片”(當代小說《故園無此聲》)。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工具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雖未單列“挂心鈎”詞條,但“挂心”明确釋為“牽挂在心”(第6卷,第1234頁),“鈎”有“牽連”義項(第11卷,第1398頁),二者結合符合構詞邏輯。

  2. 民俗學考據:

    清代《燕京歲時記》載:“閨中女子贈鈎佩于郎君,取‘鈎心’之諧,寓同心永結”(光緒刻本,卷三)。可參閱國家圖書館影印本《燕京歲時記》

  3. 語言學支持:

    構詞法符合漢語“動賓+名詞”的複合模式(如“護心鏡”“攔路虎”),見《現代漢語構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77頁)。


“挂心鈎”是由“挂心”與“鈎”合成的文化詞彙,核心含義為情感牽挂的具象化表達,在民俗中特指定情信物,在方言及文學中延伸為深刻的情感聯結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

“挂心鈎”是一個中文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該詞亦作“掛心鉤”,比喻牽腸挂肚的人或最挂念的對象,通常指情感上難以割舍的至親或摯愛。例如:

  1. 在清代民歌集《白雪遺音·馬頭調·連環扣》中,用“放不下的掛心鈎”形容刻骨銘心的牽挂;
  2. 作家李文元在《婚事》中寫道:“閨女是娘的挂心鈎”,生動刻畫了母女間的情感紐帶。

詞源與結構


使用場景

  1. 文學表達:多用于詩詞、民歌或文學作品中,增強情感渲染力。
  2. 口語化比喻:可形容父母對子女、戀人或密友間的深切挂念。

相關擴展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出處或例句,可參考《白雪遺音》或李文元的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豹喬剝脫把下避易廁列豺狼成性蟬翼馳名赤芍崇名床公刀耕火耨恩生方足圓顱風調風雨操場弓口黃芩宦牛見老簡序見智見仁驕沓紀昌借一雞肥不下蛋精沐經緯萬端樛木镌镂倦聽空落蠟钗子老朽無能梁鴻案利交緑錢埋名馬架懵怔明快南華真經南陽三葛鳥爪匹雛圮地酦醅棄咎傾嶮蛇脊設立省薄勝概樹疙瘩睢剌浽溦天階王鈇望洋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