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衿的意思、羅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衿的解釋

羅衣的襟。 三國 魏 曹植 《種葛篇》:“攀枝長歎息,淚下沾羅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後》:“犬斷索咋女,女駭走,羅衿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羅衿”是漢語中一個古典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羅衣的襟(即絲質衣物前胸或領口的衣襟部分)。該詞由“羅”(一種輕軟絲織品)和“衿”(衣襟)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詩文。

二、文獻出處

  1. 曹植《種葛篇》:“攀枝長歎息,淚下沾羅衿。”描寫人物悲傷時淚水沾濕衣襟的情景。
  2. 《聊齋志異·甄後》:“犬斷索咋女,女駭走,羅衿斷。”描述女子在驚慌中衣襟被扯斷的細節。

三、特殊用法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該詞可比喻“虛有其表的事物”,但這種引申義較為少見,主要存在于特定語境或現代網絡釋義中。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對古典意境的引用。例如描寫古風服飾時可用“羅衿輕揚”等表達。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注本(如《曹植集校注》)或《漢語大詞典》獲取更精準的古典語義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羅衿的意思:

《羅衿》是指女子簇堂着裝時襦衫内側領口的裝飾,通常用綢緞、紗或者絲帶制成,懸挂在衣領處,以增加女性的嬌美和裝飾效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羅衿》這個詞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羅"和"衿"。其中,“羅”的拆分部首是“罒”,它有6畫;“衿”的拆分部首是“衤”,它有5畫。

來源和繁體:

《羅衿》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是指在女性服飾上的一種裝飾物。在繁體字中,羅衿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羅衿的寫法并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例句:

1. 她穿着一件精美的漢服,細膩的羅衿使她更加美麗動人。

2. 這件古裝劇中的女演員,羅衿垂墜,宛如仙子下凡。

組詞:

羅衿懸挂、羅衿垂墜、羅衿飄動

近義詞:

領巾、領飾、飾領

反義詞:

素領、無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