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容臭的意思、容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容臭的解释

[aromatic bag] 香袋。臭:本义气味,这里指香物

左佩刀,右备容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详细解释

犹香囊。《礼记·内则》:“衿缨,皆佩容臭。” 郑玄 注:“容臭,香物也。” 陈澔 集说:“助为形容之饰,故言容臭,以缨佩之,后世香囊,即其遗制。” 孙希旦 集解:“容臭,谓为小囊以容受香物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容臭是古代汉语中对香囊的雅称,特指佩于腰间或藏于袖中、盛放香料的织物囊袋,兼具装饰、礼仪与实用功能。其释义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字义与形制

“容”意为“盛受”,“臭”(xiù)通“嗅”,指气味,合指“容纳香料的袋囊”。形制多为丝帛缝制,缀有缨络,可系于腰带或衣襟内侧。如《礼记·内则》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表明其为古代贵族青少年常佩之物。

二、功能与文化意义

  1. 礼仪象征

    容臭是周代礼制中身份标识之一。《仪礼》记载,贵族行礼时需佩容臭以示庄重,其香气象征德行馨香,如《诗经·大雅·凫鹥》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隐喻君子德馨,与容臭的意象呼应。

  2. 实用避秽

    内置兰草、艾叶等香料,可驱虫除湿。明代《本草纲目》提及“香囊盛艾”可避疫气,印证其卫生用途。

  3. 情感载体

    古人常以容臭为信物,如《乐府诗集》中“香囊系肘后”,传递情思。

三、文献佐证与考据

四、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容臭”在当代汉语中已罕用,但“香囊”一词延续其部分功能。需注意与“香包”(民俗工艺品)、“荷包”(钱袋)的区分:容臭专指古代礼制性香袋,而香包侧重民俗装饰性,荷包则用于储币。


参考文献来源

  1. 《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4. 《乐府诗集》(中华书局)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6.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7.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容臭”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1. 基本释义(常见义项)
    指古代佩戴的香囊,用于存放香料。读音为róng xiù()。

    • 如《礼记·内则》记载“衿缨皆佩容臭”,郑玄注“容臭,香物也”,表明其作用类似现代香囊()。
    • 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右备容臭”也指此物()。
  2. 引申义项(较少使用)
    部分文献中引申为“容忍不良气味或环境”,读音为róng chòu()。该用法多见于现代对古语的扩展解释,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在古文学习中,“容臭”多指香囊,属于高频考点;而引申义常见于文学性解读。建议优先掌握香囊释义及相关典故。

别人正在浏览...

跋朝罢牛别房币贡碧丱鄙食不苦常熟市朝署叉嘴彫甍恩威并著番落发晕高矩耕十亩田騧駠广播桂蠧归泉海豹贺印钱花明柳媚荒城华域虎奔灰炭户限为穿将略疆潦交气兢兢乾乾惊耀枯膓连营淩折厉响仑头买骏勉勗赔了夫人又折兵泙派切切此布啓塞任事荣吝社会主义蛇螫断腕手泐黍秫贪谀抟空图画文字违强陵弱五箭无巧不成书吴妆限带宵盘小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