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旁觀的意思、旁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旁觀的解釋

[look on] 從旁觀察

袖手旁觀

詳細解釋

(1).廣泛觀察。《史記·司馬貞補<三皇本紀>》:“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 明 陸深 《<停骖錄>摘抄續》:“有志之士,旁觀熟慮,乘勢而起。”

(2).指浏覽。《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爹爹嚴命,限兒的書都看了,題目都做完了,但有餘力旁觀子史。”

(3).從旁觀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觀,縮手袖間。”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旁觀忽然心裡難過,趁有她們在屋,便走了出去。”

(4).在旁邊看的人。 宋 楊萬裡 《賀永守沉侍郎德和啟》:“犯忌諱以直前,旁觀喪膽;吐忠嘉而徑去,曾不顧身。”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哭泣哀痛,旁觀無不動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旁觀”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以第三方的身份觀察事件或行為,不直接參與其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引申義與用法

3.相關成語與俗語

4.使用注意事項

5.應用場景舉例

總結來說,“旁觀”強調觀察與不介入的狀态,其含義隨語境變化,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情感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旁觀》的意思

《旁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站在一旁觀察、不參與其中的意思。它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在某種情況下保持中立,站在旁邊觀看事情的發展而不加幹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旁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方”和“目”,其中“方”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該字與位置、方向有關;“目”是右邊的部首,代表該字與眼睛、視覺有關。

根據筆畫順序,它可以分為五個筆畫。首先是從左上向右下的橫筆畫,然後是從左至右的豎筆畫,接着是從上至下的撇筆畫,再然後是從上至下的橫鈎筆畫,最後是從上至下的撇筆畫。

來源和繁體

《旁觀》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古文字,是由古代人民根據事物的本質和形象來創造和形成的。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旁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旁觀」的寫法有所不同。古人将「旁」字的左邊加了一個「小」字,表示從側面觀察;「觀」字的上方加了一個「軍」字,表示軍隊的官員在旁邊觀看。

例句

1. 在班級沖突中,班主任選擇旁觀,不偏袒任何一方。

2. 這個問題是他們的内部糾紛,我隻是一個旁觀者,不好插手。

組詞

旁觀者、旁觀态度、旁觀者清、旁觀者痛、旁觀者迷等。

近義詞

觀望、旁聽、旁證等。

反義詞

參與、幹預、介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