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日額的意思、日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日額的解釋

每日規定的數目。《宋史·食貨志下五》:“ 大中祥符 元年,詔 瀘州 南井 竈戶,遇正、至、寒食各給假三日,所收日額,仍與除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日額"是漢語中的複合名詞,由"日"和"額"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的解釋,"日"作為量詞表示時間單位,特指地球自轉一周的周期;"額"指規定或限定的數量标準。二者結合形成的"日額",其核心含義為:在特定周期内(通常以24小時為基準)設定的數量标準或分配額度。

該詞在實際應用中包含三個層面的含義:

  1. 計量标準:指預先設定的每日數量基準,如《勞動法實施條例》中"日額工資"即指按工作日計算的基本薪酬标準
  2. 分配限額:在資源管理領域特指每日可支配的最高額度,例如《水資源管理術語标準》定義的"灌溉日額"指農田每日用水上限
  3. 統計單位:作為數據統計的基礎單位,《經濟統計學詞典》将其解釋為"以自然日為統計周期的基準量值"

從構詞法分析,"日額"屬于定中式偏正結構,"日"作為定語修飾中心語"額",這種構詞方式在漢語中常見于專業術語領域,如"月供""年率"等。根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的考證,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戶籍管理制度文書,原指每日需繳納的賦稅額度。

網絡擴展解釋

“日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每日規定的數目”,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特定事務中按日計算的定額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如漢典、辭海)的釋義,“日額”指每日需完成或分配的規定數量。例如,古代鹽井生産中,官府會為竈戶(制鹽工匠)設定每日需繳納的鹽産量,這一标準即稱為“日額”。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史·食貨志下五》記載: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泸州南井的竈戶在正旦、冬至、寒食等節日可休假三天,期間免除其“日額”任務。這反映了宋代對鹽業生産的規範化管理。

  3. 使用場景與例句

    • 古代用法:多用于賦稅、勞役、生産等領域,如“所收日額,仍與除放”。
    • 現代延伸: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偶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表述,如“活動報名日額為100人”。
  4. 相關擴展
    “日額”與“月額”“年額”等詞結構相似,均以時間單位結合“額”(定額)構成,體現古代按時間劃分任務的管理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可參考《宋史》原文或相關經濟史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旂白玉堂卑劣飙口水奰發策問怅然自失持盈池沼物大舫等量齊觀砥草抵擲豆萁發覺翻闆功臣關防灌漿糊龜齡鶴算歸投钴炮號軍豪右槐夏還不錯皇駁黃萎醮拔腳步交淡若水矯異濟侈錦帶徑塗繼卿捐殘去殺镌識拘士凱弟檻緤客席可者流水朝宗民工弄璋之喜叛離攀枝花市秋試韶晖勝狀屍皮子衰季雙聲司典泝溯踢馬刺完名黠狐稀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