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砥草的意思、砥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砥草的解釋

木賊草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木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砥草(dǐ cǎo)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冷僻的詞彙,現代漢語詞典中較少收錄。根據古籍記載及植物學考據,“砥草”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釋義與植物特性

“砥”指質地細膩的磨刀石(《說文解字》),引申為“磨砺”之意。“砥草”即指葉片粗糙如磨石的草本植物。清代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卷十四記載:“砥草生山石間,葉糙澀如砂紙,可磨錯器物”,描述其葉片表面密布矽質突起,觸感粗粝如砥石,民間曾用作簡易打磨工具。

二、藥用别稱與文獻考源

該名稱實為中藥“鵝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的古稱。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未直接使用“砥草”之名,但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引《采藥志》雲:“砥草,俗呼鵝不食,性辛溫,通鼻竅,袪風痰”。現代《中華本草》考證其基原為菊科石胡荽屬植物,全草入藥,主治鼻塞、咳嗽等症,印證古籍記載功效。

三、現代對應與學術界定

當代植物學界通過形态比對,确認“砥草”即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 A. Br. et Aschers.)。《中國植物志》第七十六卷描述其“莖匍匐,葉楔形,邊緣有鋸齒,表面粗糙”,與古籍“葉如砥”的特征完全吻合。該植物現廣泛分布于東亞濕潤地區,仍為中醫鼻炎藥物的原料之一。

文獻依據

  1. 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清道光刻本). 1848.
  2. 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清同治刻本). 1864.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4.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七十六卷). 科學出版社. 1991.

網絡擴展解釋

“砥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中草藥别名

砥草是木賊草的别名,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資料中被提及。

二、比喻義(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砥草”可引申為有益的教誨或勸誡,類似于“磨刀石”對刀刃的打磨作用。但這一用法在古籍和現代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為個别語境下的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鹭寶赆包身工北門鎖鑰材茂行絜長隧創謀鋤削丁夫杜微慎防奮勇向前服勁浮目扞戍格化彀騎寒進衡管合休化胥灰坑架肩擊毂嘉贶堅對矯僞機敏矜泰酒教九位就學疾味空名告身款睇缧缧亮點蓮花腮嶺越琉璃榻鹿蠡媒紹秘閣帖槃礴片甲不回裒輯謙撝怯疾其奈青镂崎嶬泉曲石作讨筊田茀吐緑外揚痿廢僞化違闊刎頸交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