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 who has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1).君主時代稱有功之臣。《書·大禹谟》:“ 禹 曰:‘枚蔔功臣,惟吉之從。’”《史記·季布栾布列傳》:“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唐 柳宗元 《封建論》:“ 漢 有天下,矯 秦 之枉,徇 周 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2). 唐 、 宋 、 明 三代賜給有功之臣的名號。《文獻通考·職官十八》:“加功臣號,始於 唐德宗 , 宋朝 因之,至 元豐 乃罷。中興後加賜者三人而已: 韓世忠 揚武翊運功臣 , 張俊 安民靖難功臣 , 劉光世 和衆輔國功臣 。”
(3).指對某人某事有貢獻的人。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 宋 邵氏 《思姓解》一書……因有 山陽 段氏 朝端 為作《辨誤》一卷,其所糾正,頗足為 邵氏 功臣。” 蕭乾 《栗子·矮檐》:“這年近三十的老姑娘,是這家的三代功臣。”
(4).特指對革命事業有特殊貢獻的人。 毛6*澤6*東 《在中國共6*産6*黨七屆二*********上的報告》十:“因為勝利,黨内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可能生長。” 魏巍 《東方》第二部第四章:“這人恐怕是當了功臣以後驕傲羅。”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功臣漢語 快速查詢。
“功臣”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與曆史演變
2. 現代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3. 擴展用法
4. 語言特征
該詞從封建時代的君主嘉獎體系,逐步演變為現代社會對傑出貢獻者的通用褒獎稱謂,體現了漢語詞彙的曆史傳承與語義擴展。
《功臣》是指在戰争、鬥争或其他重大事業中,為國家、民族或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他們通常是勇敢、有才能、有貢獻和有影響力的人物。功臣在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的事迹被記載并廣泛傳揚。
《功臣》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力部和身部。
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功臣》一詞源自古代漢語。在古代,許多漢字最初由結構相似的象形文字表示,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現代漢字,包括現代繁體字。
在繁體中,《功臣》這個詞的寫法為「功臣」。
在古時候,漢字《功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其整體結構基本相似。古時的寫法可能包含更多的筆劃,例如古代的“工”字寫法為「工」,古代的“臣”字寫法為「臣」。
他是曆史上的一位偉大功臣。
這個國家需要更多的功臣來建設。
1. 功臣之家
2. 功臣獎勵
3. 偉大功臣
1. 英雄
2. 豪傑
3. 傑出人物
1. 平庸者
2. 失敗者
3. 負面人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