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持盈的意思、持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持盈的解釋

保守成業。語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注:“持,守也。盈,滿也。”《後漢書·蔡邕傳》:“心恬澹於守高,意無為於持盈。”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然持盈之術,古所難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俾後禦民者鹹知懔朽索,戒持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持盈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字面意為“持守滿盈的狀态”,引申為在鼎盛時期保持謹慎、謙抑的态度,避免因自滿而招緻衰敗。其核心内涵融合了哲學智慧與處世之道,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詞典釋義

  1. 構字解析

    • 持:金文字形為“”(手托器物),本義為“握持、守護”。《說文解字》釋:“持,握也。”
    • 盈:甲骨文象“人俯身于皿”,表“充滿”。《說文》:“盈,滿器也。”

      二字組合即“守護滿溢之态”,暗含對“滿則傾覆”的警惕。

  2. 權威詞典定義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

    持盈:謂保守成業,保持富足。語出《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42頁)

    《辭源》進一步注解:

    持盈即“持滿”,喻身處順境需戒驕戒躁,如捧盛水之器而慎防傾覆。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二、文化哲學内涵

  1. 道家思想根基

    道家強調“持盈”與天道規律相合。《道德經》第九章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意指過度追求滿盈反招損毀,主張“功成身退”的辯證智慧。

  2. 儒家實踐倫理

    儒家将“持盈”轉化為修身準則。《周易·謙卦》彖傳雲:

    “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揭示謙抑是持守盈滿的關鍵(來源:《周易譯注》,中華書局)。


三、曆史典故與經典用例

  1. 範蠡論“持盈之道”

    《國語·越語下》記載範蠡谏言越王勾踐:

    “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

    強調持盈需順應天道,不可強求(來源:《國語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歐陽修警示名言

    宋代歐陽修《伶官傳序》以史為鑒: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揭示持盈的本質是居安思危(來源:《新五代史》卷三十七)。


四、現代诠釋與價值

“持盈”在現代語境中升華為一種生存智慧:


結語

“持盈”從器物滿溢的具象,演化為融合儒道思想的哲學概念,其精髓在于洞察“滿損謙益”的規律,至今仍是中華文化中警醒世人謙慎自守的核心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持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保守成業,強調在功業或財富達到一定高度時保持謹慎和節制。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詞源與出處

    • 源自《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意為“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
    • 《國語·越語下》進一步闡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韋昭注“持,守也;盈,滿也”。
  2. 核心含義

    • 指在功業鼎盛或財富充盈時,需謹慎維持現狀,避免驕縱或過度擴張,以守住已有成就。

延伸内涵


現代場景


相關成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成語用法,可參考《老子》《國語》等文獻,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鴻遍地暗機泵房茶令秤铊雖小壓千斤愁緒粗謾大名鼎鼎黨阿雕砌訛雜梵啞鈴分委汾陰脽覆背負襁扶傷幹擾寡悔貫址簧誘還嘴姜太公家邱救兵舊大陸冷僻璘斌劉向龍虎氣麻帶買山隱沒漂木舶木酪内簾蹑悄悄牛心拐孤漂蓬破月乾哕瞧白秋遊诠谛容顔善貸山朵山林隱逸删述涉江省的生厭石蜠十守談交鞉音天寶退如山移下時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