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均的意思、人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均的解釋

(1) [per person]

(2) 每人平均

去年全村分配人均二百三十九元

(3) 按每人平均計算的

人均分配

人均收入

詳細解釋

人為的樂聲。相對于“天籁”而言。 宋 蘇轼 《崔文學申攜文見過賦一篇示志舉》詩:“蕢桴和葦籥,天節非人均。” 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天節,自然之樂也。人均,人為之樂也。”

按人平均。《人民日報》1983.11.17:“我國人均耕地量隻有世界人均量的三分之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人均是一個現代漢語複合詞,具有名詞性和副詞性雙重用法,其核心含義指“按人數平均計算”。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作為名詞

    指“按人口數量平均分配或計算的結果”,常用于經濟與社會統計領域。

    示例: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218元(國家統計局數據)。

  2. 作為副詞

    表示“以每人或每人為單位進行平均分配或核算”。

    示例:本次活動經費人均200元。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按每人平均計算” 。

    示例句:人均收入|人均産量。

  2. 《漢語大詞典》

    強調其統計屬性:“依照人數進行平均分配或核算” 。


四、典型使用場景


五、相關概念辨析


參考資料(符合原則的權威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年鑒》. 最新版. 官網公開數據 (注:實際引用時需替換為具體報告鍊接)
  4.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以上解析綜合權威辭書定義、語言學構詞分析及實際語用場景,确保内容準确性與專業性。

網絡擴展解釋

“人均”是中文詞彙,由“每人”和“平均”組合而成,表示“按人數計算的平均值”。其核心含義是:将某個總量指标(如收入、資源、産量等)除以相關人口總數,得出每個人對應的平均數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念


二、應用場景

  1. 經濟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
    反映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标準。

  2. 資源分配(如人均水資源、人均耕地面積)
    評估資源稀缺性或可持續性,例如中國2023年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100立方米。

  3. 消費分析(如人均消費支出、人均住房面積)
    幫助制定市場策略或公共政策。


三、意義與局限性


四、其他用法

若需具體案例或公式計算示例,可提供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黯然神傷安榮抱認标準時避乖駁駱不協不羞長虹螭堦初伏摧鋒陷堅打活簹篁動刑對手奉天省附比過語呵羅單誨言漿水交疏街舞鸠閱訣門倨倨硜執匮乏斂實林帶柳樓馬正民務蜜棗磨揣輾然齧臂凝冱偏手撲朔清郎桑皮紙上遂設定神庭受代屬概念曙月素抱索戰天魔題準同域蛻濯往反溫足烏焰消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