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齊 尚書郎 袁聿脩 ,因其清廉,故稱。《北史·袁聿脩傳》:“初, 聿脩 為尚書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遺。尚書 邢邵 與 聿脩 舊款,每省中語戲,常呼 聿脩 為清郎。”後用以指清廉的郎中。 唐 李商隱 《為荥陽公桂州舉人自代狀》:“從外府而允稱賢佐,立中臺而克號清郎。”
“清郎”是一個曆史典故性詞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詞義
指北齊尚書郎袁聿修,因其為官清廉而得名。據《北史·袁聿脩傳》記載,他在擔任尚書郎的十年間,未曾接受過任何饋贈,連一升酒的禮物都未收受。
曆史出處
該詞源自北齊同僚邢邵對他的戲稱。邢邵在官署中常以“清郎”稱呼袁聿修,既是對其廉潔品行的認可,也帶有友人間的調侃意味。
後世擴展用法
唐代後,“清郎”逐漸演變為對清廉官員的泛稱。例如李商隱在《為荥陽公桂州舉人自代狀》中,用“清郎”代指品德高潔的郎中(官職)。
補充說明: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指代廉潔官吏。其核心内涵強調官員拒絕受賄、堅守操守的品質。
清郎是一個漢語詞語,可以拆分為“清”和“郎”兩個部分。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水”和“阝”,有10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清郎是賈寶玉的别稱,意為清秀的男子。
在繁體字中,清郎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清郎的漢字寫作“淸郎”。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是個清郎,長相俊朗。
2. 清郎不但英俊,而且才華出衆。
組詞:清澈、清爽、清秀。
近義詞:美男子、俊男。
反義詞:丑男子、笨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