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準的意思、題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準的解釋

奏經皇帝批準。《明會典·六科序》:“ 正德 元年題準,若係重事,特旨令科道記著者,即時糾舉,不得隱漏。”《清會典事例·吏部二四·滿洲铨選》:“ 康熙 五十三年題準由将軍副都統選取本處應用之人,坐名補授,咨部註冊。”《清會典事例·戶部八·田賦》:“﹝ 順治 二年﹞又題準民間墳墓,有在旗人地内者,許其子孫隨時祭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題準”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區分:

一、曆史公文術語(常見于明清官方文書)

含義:指奏請皇帝批準或經皇帝許可的事項。
來源:

結構解析:


二、現代作為成語的引申義(較少見)

含義:指準确回答問題或解決問題,強調答案的精确性。
結構解析:


使用場景區分

  1. 曆史文獻:多指官方審批流程,如“題準某政策”。
  2. 現代語境:若作為成語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強調“精準解答”。

建議具體場景中結合文獻或語境選擇合適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題準的意思

題準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tí zhǔn,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個主要的意思:

  1. 準确地提出問題、命題或要求;
  2. 用規定的方式、标準進行判定、評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題準是由“钅”(金字邊旁)和“其”(從字邊旁)兩個部分構成的。

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題準是漢字的簡化字形,其繁體形寫作“題準”。

這個字來源于古代的文獻和經典,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逐漸被簡化為現代的形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題準的形狀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相對繁複,筆劃數可能更多。

例句

  1. 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題準。 (tí zhǔn,表示給出一道準确的問題)
  2. 這個考試按照題準來評分。 (tí zhǔn,表示按照規定的标準)

組詞

題目 (tí mù):問題、考試的問題或命題。

準确 (zhǔn què):精确、正确。

問題 (wèn tí):疑問、困擾。

标準 (biāo zhǔn):規範、準則。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準确、确切、精确。

反義詞:模糊、不準确、錯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