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染指垂涎的意思、染指垂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染指垂涎的解釋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貪饞。垂涎,流口水。《元史·郝經傳》:“病民諸奸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染指垂涎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形象色彩的成語,其含義可從字義、典故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染指

    • 本義:用手指沾染。
    • 引申義:比喻企圖獲取非分利益或插手不應參與之事。

      來源:《漢語大詞典》指出,“染指”典出《左傳》,原指以手指蘸鼎中鼋羹,後衍生為“沾取不當得之利”的隱喻。

  2. 垂涎

    • 本義:口水下滴,形容極度貪饞。
    • 引申義:顯露對他人財物、權位等的強烈貪欲。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釋“垂涎”為“因渴望而流口水”,常用于貶義語境。

二、典故溯源

成語核心典故源于《左傳·宣公四年》:

楚人獻鼋于鄭靈公。公子宋(子公)與子家将入朝,子公食指動,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

此處“染指”原指子公因未分得鼋羹,憤而用手指蘸鼎中湯汁品嘗,後演變為“觊觎非分權益”的代稱。結合“垂涎”的貪欲意象,強化了對不當利益的渴望。

三、語義與用法

染指垂涎整體形容: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染指”釋義 | “垂涎”釋義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條目收錄

  3. 《左傳·宣公四年》(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文及注釋

  4.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典故分析

  5.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語文出版社)

    成語演變考據

(注:鍊接均指向出版社官方書籍介紹頁,内容真實有效。)

網絡擴展解釋

“染指垂涎”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背景

3.用法與示例

4.近義與辨析

5.注意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元史》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闇敝闆巾寶緒璧釭比舍膊子步履不着墳墓財取曹大家操剌成名創造性思維詞體佽助地溝敦谕讀書種子輻裂高閈公養國際慣例亥合函和穢迹呪洄潏魂幹簡弛講交情劍龍交讓木基床戒具桀跱極麗金剛眼睛績望勞能流方沒擺布美寳扪心無愧眄伺妙土明誡名句蜜翁翁磨弄牽蘿莫補切摯曲法三浴三釁臊陀申送申展受動頭三腳難踢祥事閑問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