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養的意思、公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養的解釋

(1).謂古代國君以養賢之禮奉養賢者。《孟子·萬章下》:“ 孔子 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之仕。於 季桓子 ,見行可之仕也;於 衛靈公 ,際可之仕也;於 衛孝公 ,公養之仕也。” 朱熹 集注:“公養,國君養賢之禮也。”

(2).指集體飼養牲畜。《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萊陽縣十四區河洛水沐頭兩個農業生産合作社制訂增産計劃的經驗》:“一九五四年冬季擴社,自留地和牲口公養等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閩侯縣建民農業生産合作社采取了耕牛私有私養租用的政策》:“向銀行貸款一九二元,買了一頭黃牛,歸社公有、公養、公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國君奉養賢者
    指古代君主以禮制形式供養賢能之士,體現對人才的重視。這一用法源自《孟子·萬章下》,其中提到孔子曾因“公養之仕”而任職于衛孝公,朱熹注解為“國君養賢之禮”。

  2. 集體飼養牲畜
    現代語境中,“公養”也指集體所有制下的牲畜共同飼養模式。例如,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合作社時期,牲口由集體統一管理,稱為“牲口公養”。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該詞在當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曆史研究或特定政策文獻中。如需進一步了解經典出處,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朱熹集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養》的意思

《公養》是一個由“公”和“養”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由公家或公共機構負責養育或扶養某人或某些人。

《公養》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養》的部首是“八”,筆畫數分别為4畫和7畫。

《公養》的來源

《公養》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由國家或社會組織負責提供教育、養育和扶養的工作。如今,該詞語仍然存在,用以形容由國家、政府或公共機構提供的養育或扶養服務。

《公養》的繁體

《公養》的繁體字為「公養」。

《公養》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公養》在古代的漢字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義與現代相似。

《公養》的例句

1. 這個機構負責公養孤兒,提供他們教育和生活保障。

2. 政府設立了專門的公養中心,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養育和教育服務。

《公養》的組詞

1. 公共:指屬于公衆、集體或國家的,為大家共同使用或享用的。

2. 養育:指照料、撫養、培育、教養某人。

《公養》的近義詞

1. 公益:指為社會大衆或整體利益奉獻、服務的行為。

2. 公辦:指由公家或公共機構管理、運營、提供的。

《公養》的反義詞

私養:指由個人或私人機構獨立負責養育或扶養某人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