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之祭事。《儀禮·士虞禮》:“朞而小祥,曰:薦此常事。又朞而大祥,曰:薦此祥事。” 鄭玄 注:“祝亂之異者。言常者,朞而祭禮也。古文常為祥。” 賈公彥 疏:“此謂二十五月大祥祭,故雲復朞也。變言祥事,亦是常事也。”
“祥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定義
根據《漢典》及《儀禮》注釋,祥事指“通常之祭事”,即常規的祭祀活動。該詞由“祥”(吉祥)與“事”(事件)組合而成,特指與祭祀禮儀相關的固定事務。
經典出處與注釋
源自《儀禮·士虞禮》記載:“朞而小祥,曰薦此常事;又朞而大祥,曰薦此祥事。”鄭玄注:“變言祥事,亦是常事也。” 這裡的“祥事”指代服喪期滿後的大祥祭禮,屬于古代喪葬制度中的特定祭祀環節。
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祥事”用于祝福語中,例如“龍年吉祥事業順利”,此處“祥事”可能被引申為“吉祥之事”。需注意這種用法屬于現代語言習慣的轉化,與古代原義存在差異。
相關辨析
建議進一步查閱《儀禮》《禮記》等典籍,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獲取更權威的訓诂學解釋。
祥事是指吉祥、美好的事件或事物。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示旁邊的網,共有12個筆畫。它的來源于古代通過天象、蔔筮等方式推測吉兇的觀念中,祥指吉利的征兆,事則指事件或事物。
在繁體字中,祥事的寫法為「祥事」,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關于祥事的漢字寫法有二:古文中,祥事的寫法為「祥事」,另一種寫法為「祥仕」。前者的「事」采用了「司」的異體字「仕」,意義相同;後者的「司」被換成了「仕」,表示祥事是由賢士的才能所引發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祥事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祥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總結來說,祥事是指吉祥、美好的事件或事物。它的拆分部首是示旁邊的網,共有12個筆畫。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古時候祥事的另一種漢字寫法為「祥仕」。祥事可以用來形容各種美好的經曆或征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