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扪心無愧的意思、扪心無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扪心無愧的解釋

扪:摸;愧:慚愧。摸着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扪心無愧"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行為正直、問心無愧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1. 字義拆解:

    • 扪:動詞,意為"撫摸"(《說文解字》:扪,撫持也)。
    • 心:指良心、内心。
    • 無:否定詞,表示"沒有"。
    • 愧:指慚愧、愧疚。
    • 整體字面義:用手撫摸胸口自問,内心沒有愧疚。
  2. 成語本義:指行為光明磊落,自我反省時内心坦然,毫無羞愧不安之感。強調主觀道德自律的完成狀态。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扪心無愧(mén xīn wú kuì):摸着胸口自問,毫無愧色。形容行為正直,心地坦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

    表示行為正直,内心坦然,毫無愧疚。常與"問心無愧"互釋。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

三、文化内涵與用法

  1. 儒家倫理體現:

    成語蘊含儒家"慎獨"思想,強調個人在獨處時仍能堅守道德準則(參考《禮記·大學》"君子必慎其獨也"),體現内在道德自覺性。

  2. 典型語境:

    • 自省表達:如"此事我扪心無愧,任由他人評說"。
    • 德行評價:如"他一生清廉,退休時坦言扪心無愧"。
    • 對比用法:常與"問心無愧"互換,但"扪心"更強調肢體動作帶來的意象感。

四、經典用例

  1. 古代文獻:

    唐代白居易《和夢遊春詩》:"扪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撫摸内心毫無愧疚畏懼,即便遭人诽謗亦坦然處之)

    (來源:[全唐詩]卷四三七,中華書局1960年版)

  2. 現代用例:

    巴金《隨想錄》:"我扪心自問,在創作中從未蓄意傷害任何人。"

    (來源:巴金. 隨想錄[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7.)

網絡擴展解釋

“扪心無愧”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扪心”和“無愧”兩部分組成:

  1. 扪心
    “扪”意為用手按、摸,“心”指胸口或内心,字面意思是“用手觸摸胸口”,引申為自我反省的動作。例如“扪心自問”即通過觸摸胸口象征性地拷問自己的良心。

  2. 無愧
    “無”表示否定,“愧”指愧疚、羞慚,合意為“沒有感到愧疚的事”,強調内心坦蕩、沒有虧欠。

整體含義
指經過自我審視後,認為自己的行為或決定符合道義,沒有需要自責或羞恥的地方。常用于表達對自身品行的自信或對他人質疑的回應。

用法與語境

注意
此詞強調主觀的自我認知,實際行為是否真正符合外界道德标準需結合具體情境判斷。若需更權威的出處或例證,建議進一步查閱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葛八一面變軌捕機曾國藩岑欝寸毫誕曜典爨定計東土鬥煎餓死漂渚發網飛苞驿篚奮恚分組拊嗟府望歌呼挂心孤丁滾筒鼓衆海蛇豪言空話洪災侯甸花籃計筴禁墀沮谪考典酷炎羸尪李賀陸弟淪殄鹿裘漫戲耐力南甸逆遁搶秋前将軍容舍睿情傻勁兒商李燒掇守訓思緻歲衰莎草體無完膚通功易事望魚畏詟狹迮歇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