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取擾的意思、取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取擾的解釋

受人接待的婉辭。猶打擾。 元 馬緻遠 《青衫淚》第一折:“正旦雲:‘學士大人不棄下6*賤,小酌三杯如何?’ 白樂天 雲:‘好便好,隻是不當取擾。’”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取擾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取擾”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被規範詞典收錄的固定詞語或詞組。它更像是兩個單字“取”和“擾”的臨時組合,其含義需要根據具體語境來理解,且其使用頻率極低,不具備獨立的詞條地位。

要理解其可能的含義,需分别考察“取”和“擾”的核心義項:

  1. 取 (qǔ)

    • 核心義項: 拿,獲得,采用,選擇。
    • 詞典釋義參考:
      • 拿: 拿到手裡。例如:取書、取款。
      • 得到;招緻: 例如:取樂、取暖、自取滅亡。
      • 采取;選取: 例如:取材、錄取、取長補短。
      • (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76頁;《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2卷,第649頁)
  2. 擾 (rǎo)

    • 核心義項: 攪亂,使不安甯;客套話,表示受人款待或給人添麻煩。
    • 詞典釋義參考:
      • 擾亂;攪擾: 例如:幹擾、打擾、庸人自擾。
      • 客套話,因受人款待或給人添麻煩而表示歉意或感謝: 例如:叨擾、打擾了。
      • (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94頁;《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6卷,第1032頁)

“取擾”的可能解釋(基于字義組合與罕見用例):

結合“取”和“擾”的含義,“取擾”在極其有限的語境中(多見于網絡或非正式場合),可能被理解為:

  1. 招緻打擾/麻煩: 這是最符合字面邏輯的解釋。“取”有“招緻”的意思,“擾”指“打擾”。組合起來可以理解為“自己招來了麻煩或打擾”。例如:“他這樣做簡直是自取擾。”(此用法極不規範且罕見)。
  2. (客套話) 接受款待/麻煩他人: 這是一種更牽強、更罕見的理解。将“取”理解為“接受”,“擾”理解為客套話中的“打擾”,組合起來意思接近“接受您的招待/給您添麻煩了”。但這遠不如标準客套話“叨擾”或“打擾”常用和規範。

重要結論:

“取擾”不是一個标準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猜測,最常見(但仍屬罕見)的理解是“招緻打擾/麻煩”。在規範的漢語表達中,應避免使用該組合,而選用詞典收錄的、意義明确的詞語。

網絡擴展解釋

“取擾”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文雅的婉辭,主要用于表達對他人接待的謝意或歉意,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詞義核心
    “取擾”意為“打擾”,常用于接受他人款待或幫助時,表達謙遜和感激之情。其中“取”表自謙,“擾”指給對方增添麻煩。

  2. 語境用法
    該詞多用于社交場合,體現禮節性。例如《儒林外史》中兩位客人接酒時稱“尚未奉谒,倒先取擾”,即表達“未曾拜訪卻先叨擾”的歉意。

二、文獻用例

  1. 古典作品
    • 元代馬緻遠《青衫淚》:“好便好,隻是不當取擾。”此句通過“取擾”婉拒對方邀請,顯示謙遜态度。
    • 《儒林外史》第四回中,客人用“取擾”表示對主人提前款待的感謝,反映明清時期文人交往的禮節。

三、延伸說明

“擾”單獨使用時,可指“幹擾”“煩勞”(如“擾亂”“擾民”),但在“取擾”中特指因自身行為對他人造成的不便,帶有明顯的客套意味。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仿古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捱風緝縫比幹避宮殿晡夕寵昵蹉動錯立族談蕩檢逾閑大賢虎變大戰電掣星馳地段砥柱中流發遣發條朏然豐屋之過孵卵桧樾咕嘬海水發光黉學火蛾腳梢皮驕子接見克匝匝曆變立國安邦黎民羅霄山率爾成章蠻不講理蟊螟毛羽貌狀拿鴨子盤硬平行品議潑水難收剖訴乾達達乞儉碕嶺親手婘屬肉鬃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删補上墳少憩射工淑姿死标白纏檀炷塔器違曠銷镕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