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寵昵的意思、寵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寵昵的解釋

見“ 寵暱 ”。


亦作“ 寵昵 ”。寵愛親近。《宋書·明帝紀》:“鴟梟小豎,莫不寵暱;朝廷忠誠,必也戮挫。”《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太子治宮室,妨農功……又寵昵宦官,常在左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寵昵是漢語中表示過度偏愛或親昵行為的複合詞,由“寵”和“昵”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寵愛親近”,特指長輩對晚輩或地位高者對地位低者超出常規的疼惜,常含貶義色彩。該詞最早見于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鞏仙》中“以其寵愛少年,寵昵過度”的用例。

從構詞法分析:“寵”本義為尊崇(《說文解字》釋作“尊居也”),引申為偏愛的情感投射;“昵”則指親近不分彼此,《廣雅·釋诂》注為“近也”。二字組合後形成遞進式語義結構,既包含情感層面的偏愛,又強調行為層面的親密無間。

在近義詞系統中,“寵溺”側重物質縱容,“嬌慣”強調行為放任,而“寵昵”更突出情感與行為的雙重越界。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家庭教育領域,如《現代漢語學習詞典》例舉“父母寵昵獨生子女易導緻性格缺陷”的典型語境。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7冊,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學習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寵昵”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ǒng nì,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核心含義
    指對人或動物表現出極度的寵愛和親昵态度,強調親密無間的感情互動(、)。

  2. 異體形式
    也寫作“寵暱”,兩者含義相同(、)。


二、使用場景

  1. 人際關系
    常用于描述夫妻、情侶、親子之間的溫柔互動,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

  2. 人與動物
    可形容主人對寵物的關懷,如“他寵昵地撫摸着小貓”()。

  3. 曆史語境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批判過度偏愛的負面行為。例如:

    • 《宋書·明帝紀》批評君王寵信小人:“鴟梟小豎,莫不寵暱;朝廷忠誠,必也戮挫。”
    • 《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指責太子:“寵昵宦官,常在左右”(、)。

三、詞源與發展


四、相關詞彙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用例或詳細解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鸨母包胥并州刀博山爐不分彼此阊铪嘗駒春卷登仙滴溜打拉斷詞風涼人鼓湧含納衡蓋畫地而趨壞蛋毀譽不一呼圖克圖腳地旌棨金融究識劇曲空華困獸麻纏買告買骨毛蟲媚筆磨榨木匣囊書妮婢龐眉鶴發醅酒勤力求正任勞任怨軟談麗語三臡僧卻崎霜叢私寮太漠貪贜枉法天室填膺鐵藓投石問路頽替刓隱握遞屋課項背鸮鳴下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