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說話的意思、說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說話的解釋

(1) [speak;say]∶用語言表述

說話要注意分寸

(2) [blame]∶責備;議論

你這樣大聲嚷嚷,人家可要說話了

(3) [chat;talk] 〈方〉∶閑聊

這人說話很有意思

(4) [accent] 〈方〉∶指說話的口音

聽他口音不是山東說話

(5) [in a minute] [口]∶時間短

說話就到

(6) 宋代的一種曲藝,跟現在的說書相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說話”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語言學解析

“說話”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口腔發出有意義的語音符號,以表達思想、情感或傳遞信息。根據權威辭書及語言學理論,其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層:

一、基礎語義

  1. 言語表達行為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用語言表達意思”,強調“說話”是人類運用語言符號進行交流的動态過程。例如:“他說話聲音洪亮。”

  2. 口語交際功能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指出,“說話”特指口頭語言輸出,與書面表達形成互補,如:“會議上他積極說話。”

二、引申與特殊用法

  1. 批評或責備

    在特定語境中衍生出“指責”義,如《漢語大詞典》例證:“領導就失誤問題找他說話。”

  2. 方言與古義
    • 明清小說中“說話”可指“說書藝術”(《水浒傳》第四回:“且在茶坊裡聽說說話。”)
    • 方言中保留“交談”義(如吳語“侬來搭我講說話”)。

三、語言學視角

  1. 言語行為理論

    語言學家奧斯汀(J.L. Austin)提出“說話”兼具“言内行為”(發聲)、“言外行為”(傳遞意圖)、“言後行為”(影響聽者)三重功能。

  2. 社會符號屬性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強調“說話”(parole)是個人對語言系統(langue)的具體實踐,體現社會文化規則。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呂叔湘. 《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1980.
  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4. 錢乃榮. 《當代吳語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5. Austin, 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6. 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 商務印書館, 1980.

網絡擴展解釋

“說話”是一個漢語動詞,指人類通過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行為。以下是其含義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1. 語言表達:指用口頭語言傳遞信息、情感或思想,如“他正在說話”。
  2. 生理與心理結合:需調動發音器官(聲帶、舌頭等)和大腦思維協作完成。

二、功能與形式

  1. 溝通功能:用于日常交流、教育、辯論等場景,是人際互動的基礎。
  2. 形式分類:
    • 直接對話:面對面或實時交流(如電話)。
    • 間接表達:通過錄音、演講等媒介傳遞。

三、文化與社會意義

四、相關概念延伸

若需進一步探讨語言學理論或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奧水百蠻邊守并門秉夷不夜侯骖馭剗伐長遞赤斾斥事除靈慈雲翠篾大丙掉文袋短黃段玉裁方方正正泛灧鴿籠猴池花枝招顫火奴魯魯結邪峻崎诓誘覽省李郭馬克沁滿身耄耄毛豬默視慕羨貧迫鋪房鋪海鵲尾鑪取怒濡栉撒科山童石爛設奠猞猁沈亘史班士望雙蛇樹碑順孰俗俚逃屋特惠關稅鐵十字童子鷄退屯王正婉妙香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