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欺嘴的意思、欺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欺嘴的解釋

猶扯謊。《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十七回:“倒也不敢欺嘴説,小人椀也會釘,鉢也會釘,鍋也會釘,缸也會釘。”《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五六回:“不敢欺嘴説,我兄弟二人一手招他一個,兩手招他一雙,三手就招三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欺嘴"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西南官話區(如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地),其核心含義是用言語戲弄、取笑或故意逗弄他人,常帶有玩笑或輕微的挑釁意味,但通常不含惡意。以下是基于語言學及方言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語義解析

  1. 言語戲弄

    指通過俏皮話、反語或誇張的言辭故意逗弄對方,使其發笑或尴尬。例如朋友間互相打趣、調侃外貌或糗事。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3卷,第3217頁。

  2. 輕微挑釁

    在特定語境下可能帶有輕微挑釁色彩,如用言語激将對方,但程度較輕,多屬熟人間的互動方式。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西南官話分卷"。


二、方言使用特征

來源:李榮主編《成都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5頁。


三、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方言大詞典》(綜合卷)

欺嘴 [動] 用言語戲弄人;逗趣。

用例:川劇《喬老爺奇遇》:"你莫欺嘴,看我不收拾你!"

《四川方言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

指以俏皮話調侃他人,常見于口語交際,體現方言幽默感。


四、與近義詞辨析

詞彙 含義 情感色彩 使用範圍
欺嘴 言語戲弄、逗趣 中性(依語境) 西南方言
挖苦 用尖刻言語譏諷 貶義 普通話
調侃 言語戲弄,略帶幽默 中性偏輕松 普通話/廣泛使用
擡杠 無謂争辯,故意唱反調 中性或貶義 多方言

五、語言學溯源

"欺嘴"為複合詞:

來源:崔榮昌《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07頁。


"欺嘴"是西南官話中描述言語戲谑行為的特色詞彙,其使用需結合語境判斷意圖,既是方言活力的體現,也承載了地域文化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欺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種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口才或技巧欺騙他人,讓對方相信虛假信息。這一用法更接近成語性質,強調“用言語行騙”的能力,常見于形容善于說謊或編造借口的人。例如:“他慣用欺嘴的手段博取同情。”

  2. 古典文獻中的用法
    在明清小說(如《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欺嘴”多直接表示“說謊”或“扯謊”,帶有口語化色彩。例如原文中的例句:“不敢欺嘴說,小人碗也會釘,鍋也會釘。” 這裡表示說話者強調自己并非吹噓,而是陳述事實。

使用場景

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方言或文學作品中。其近義詞包括“騙嘴”“扯謊”,但“欺嘴”更突出言語上的欺騙技巧。

别人正在浏覽...

阿辟百歲千秋白往黑來筚篥屏絕筆石逋米裁人骖風驷霞持律翠屏促銷策略打情罵俏得當蝶使蜂媒地紐東九省斷閉度量衡肚皮飛遁鳴高俸薪閣束宮舍管段官宰果爾鼓腕厚秩緩辔将軍簡料家屬樓桀桀積疾倨嫚跼屈寬弘拉下臉木兔暖氣管起炕輕船群獨任能日中必湲三郊三夏聲芳繩束時而詩盟手指字母飼料松人通習透亮兒無所畏懼響頭鮮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