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欺嘴的意思、欺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欺嘴的解释

犹扯谎。《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七回:“倒也不敢欺嘴説,小人椀也会钉,鉢也会钉,锅也会钉,缸也会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六回:“不敢欺嘴説,我兄弟二人一手招他一个,两手招他一双,三手就招三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欺嘴"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通行于西南官话区(如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其核心含义是用言语戏弄、取笑或故意逗弄他人,常带有玩笑或轻微的挑衅意味,但通常不含恶意。以下是基于语言学及方言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语义解析

  1. 言语戏弄

    指通过俏皮话、反语或夸张的言辞故意逗弄对方,使其发笑或尴尬。例如朋友间互相打趣、调侃外貌或糗事。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3卷,第3217页。

  2. 轻微挑衅

    在特定语境下可能带有轻微挑衅色彩,如用言语激将对方,但程度较轻,多属熟人间的互动方式。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西南官话分卷"。


二、方言使用特征

来源:李荣主编《成都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5页。


三、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

欺嘴 [动] 用言语戏弄人;逗趣。

用例:川剧《乔老爷奇遇》:"你莫欺嘴,看我不收拾你!"

《四川方言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

指以俏皮话调侃他人,常见于口语交际,体现方言幽默感。


四、与近义词辨析

词汇 含义 情感色彩 使用范围
欺嘴 言语戏弄、逗趣 中性(依语境) 西南方言
挖苦 用尖刻言语讥讽 贬义 普通话
调侃 言语戏弄,略带幽默 中性偏轻松 普通话/广泛使用
抬杠 无谓争辩,故意唱反调 中性或贬义 多方言

五、语言学溯源

"欺嘴"为复合词:

来源: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欺嘴"是西南官话中描述言语戏谑行为的特色词汇,其使用需结合语境判断意图,既是方言活力的体现,也承载了地域文化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欺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口才或技巧欺骗他人,让对方相信虚假信息。这一用法更接近成语性质,强调“用言语行骗”的能力,常见于形容善于说谎或编造借口的人。例如:“他惯用欺嘴的手段博取同情。”

  2. 古典文献中的用法
    在明清小说(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欺嘴”多直接表示“说谎”或“扯谎”,带有口语化色彩。例如原文中的例句:“不敢欺嘴说,小人碗也会钉,锅也会钉。” 这里表示说话者强调自己并非吹嘘,而是陈述事实。

使用场景

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方言或文学作品中。其近义词包括“骗嘴”“扯谎”,但“欺嘴”更突出言语上的欺骗技巧。

别人正在浏览...

薄饼辩护串并联锄耨春月柳大亨单门蹎蹶独贤風風雨雨焚香顶礼蚼蟓官界錧鎋过门横变合休荷珠寰宇恢胎混说白道骄贪娇慵辑本嗟吁精莹击破具报开口销开缘考检苛小空积空寥滥泥老钱六帖柳子戏漫散射明通榜谴问擎戴汝月绳桥蜃霓慴息释迦世眼受挫衰绝邃古素祇摊征涕泠屠僇王何婉奕狭凑下听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