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束的意思、繩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束的解釋

約束;束縛。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 祉 儒者,不知變,繩束頓嚴,諸軍忿怨。”《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寄華 發出規條,吩咐多要遵繩束,如不服者,定加鞭笞。” 明 李贽 《複焦弱侯書》:“蓋《近谿語録》須領悟者乃能觀於言語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繩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繩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基本含義為用繩子捆綁束縛,常引申為對人的行為或自由進行約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

  1. 具體行為:描述物理上的捆綁,如“以繩束財物”。
  2. 抽象約束:指代制度、禮教等對人的限制,如《鶴林玉露》中“繩束頓嚴,諸軍忿怨”。
  3. 文化習俗:例如古代婚禮中的“結發禮”,需用紅繩束發象征夫妻聯結。

三、例句與文獻引用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總結來看,“繩束”既可用于具體動作,也可表達抽象的社會或道德約束,常見于文學和曆史文獻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6、7的原始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繩束的意思

繩束(shéng shù)是一個名詞,指用繩子捆綁、束縛的行動或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繩(shéng)的部首是繩字旁,有8畫;束(shù)的部首是木字旁,有7畫。

來源

繩束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直觀,繩子是一種常見的捆綁工具,将物品用繩子捆綁成束的動作就稱為繩束。

繁體

在繁體字中,繩束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繩束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隻是字形有一些變化,例如繩的古字形為「繩」,束的古字形為「數」。

例句

1. 他用繩束住了那些雜草,免得繼續擴散。

2. 警察将犯人的雙手繩束在一起,防止他逃跑。

3. 這顆蘋果用紅色的絲帶繩束起來,看起來更加漂亮。

組詞

繩索、束縛、束手無策

近義詞

捆綁、捆束、紮緊

反義詞

解開、松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