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度量衡的意思、度量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度量衡的解釋

[length,capacity and weight;weights and measures] 計量長短、容積、輕重的标準的統稱。度計量長短,量計量容積,衡計量輕重

詳細解釋

計量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度是計量長短,量是計量容積,衡是計量輕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度量衡是中國傳統計量體系中衡量物體長度、容積和重量的标準總稱。該術語由三個獨立計量單位組成:"度"指代長度測量(如尺、寸),"量"對應容積單位(如鬥、升),"衡"則專司重量計算(如斤、兩)。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尚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記載,表明上古時期已形成統一計量意識。

從漢字構形分析,"度"字本義為用手臂丈量長度,《說文解字》釋作"法制也";"量"字甲骨文象形谷物容器,引申為容積單位;"衡"字從角從行,原指平衡器,後特指稱量器具。漢代《漢書·律曆志》系統記載了以黃鐘律管為基準的度量衡體系,确立"累黍定尺"的實物标準。

現代中國實行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法定計量單位,但傳統度量衡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明确規定國際單位制與市制單位的換算關系,例如1米等于3市尺,1公斤等于2市斤。這種古今融合的計量體系既滿足現代科技需求,又延續了中華計量文明。

網絡擴展解釋

“度量衡”是中國古代對計量标準的統稱,具體含義及擴展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

“度量衡”由三部分組成:

二、曆史發展

  1. 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早期單位與人體相關,如“布手知尺”“一手之盛謂之溢”。
  2. 統一進程: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一度量衡,成為中國古代制度标準化的裡程碑。
  3. 國際擴展:1875年《米制公約》籤署,推動國際單位制發展。

三、古代具體單位

四、現代意義

古代度量衡已發展為現代十大計量領域,包括長度、質量、時間、電磁等,未來可能擴展至量子、生物計量。其核心作用始終是規範生産交易、維護社會秩序。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單位換算公式,可參考《史記·夏本紀》《尚書·舜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故重遷扳留本誠鞭影别氣避衰玻罩不公闡拓超距蛏乾出長從表侄徂徕存暖打寮的曆颠踣飯盤沸海費神沸騰爐附協管事蛤蟆衡管黃澒家君蔣生徑降祥九寰琅璁攬破料珠琉璃榻六衣濛澒眄視指使末家逆牲青簇簇瓊珉求須乳茗薩埵三舞上端深固慎慮石圅石灰水釋子書策曙雞束杖理民惟所欲為窩囊肺掀播戲班細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