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器識的意思、器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器識的解釋

[capacity and experience] 器量與見識

器識弘曠,時人罕能測之。——《晉書·張華傳》

詳細解釋

器局與見識。 晉 陸機 《薦賀循郭讷表》:“前 蒸陽 令 郭訥 風度簡曠,器識朗拔,通濟敏悟,才足幹事。”《新唐書·裴行儉傳》:“ 行儉 曰:‘士之緻遠,先器識,後文藝。’” 明 張居正 《敕封承德郎刑部山西司主事雲谷曹公墓表》:“是時公方弱冠,其器識卓異如此。” 秦牧 《藝海拾貝·核心》:“‘詩言志。’‘言者,心聲也。’‘士先器識而後文章。’這一類的話,都在若幹程度上接觸到這個道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器識”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器識指人的器量與見識,即氣度、胸懷和判斷事物的能力。其中:

二、出處與例句

  1. 古代典籍:
    • 《晉書·張華傳》提到:“器識弘曠,時人罕能測之。”,形容張華氣度恢弘、見識深遠。
    • 唐代裴行儉在《新唐書》中提出:“士之緻遠,先器識,後文藝。”,強調器識比文采更重要。
  2. 其他用例:
    • 晉代陸機評價郭讷“器識朗拔”(《薦賀循郭讷表》),明代張居正也用“器識卓異”形容人才。

三、曆史評價

古代對“器識”極為重視,認為它是衡量人才的核心标準。如裴行儉的觀點,說明器識是成就大事的基礎,文采技藝次之。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兼具胸襟與智慧的人。例如:

五、相關成語

雖未被廣泛列為成語,但常與“器宇軒昂”“遠見卓識”等詞關聯使用,共同表達對個人能力的褒揚。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詞典及文史評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器識》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器識》是指人的品質和眼界。其中,《器》指的是人的才能、能力和胸懷;《識》指的是人的見識、學識和眼界。綜合起來,這個詞形容一個人的品質和能力非常高,擁有廣闊的眼界和深厚的學識。

拆分部首和筆畫

《器識》兩個字都由左右結構的偏旁部首組成。

《器》的部首是“口”字旁,它有9個筆畫。

《識》的部首是“讠”字旁,它有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器識》這個詞最早出自《漢書·王莽傳》。在古代漢字的繁體中,這兩個字的寫法沒有太多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這兩個字的寫法相對簡化,但基本形态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的器識非常高,能夠應對各種複雜的問題。

2. 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有着驚人的器識和見識。

3. 一個人的器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成就。

組詞

1. 器重:指重視、看重某個人或事物。

2. 識貨:指認識和辨别貨物的品質和價值。

3. 見識:指一個人對事物的了解和認知。

近義詞

1. 才幹:指一個人的天賦和能力。

2. 胸襟:指一個人開闊和寬廣的胸懷和氣度。

3. 眼光:指對事物的獨到和深遠的認知。

反義詞

1. 平庸:指普通、平凡,缺乏出衆的品質。

2. 狹隘:指眼界、思想和見識狹窄、局限。

3. 盲目:指缺乏明确的目标、見解和認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