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器识的意思、器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器识的解释

[capacity and experience] 器量与见识

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书·张华传》

详细解释

器局与见识。 晋 陆机 《荐贺循郭讷表》:“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新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明 张居正 《敕封承德郎刑部山西司主事云谷曹公墓表》:“是时公方弱冠,其器识卓异如此。”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诗言志。’‘言者,心声也。’‘士先器识而后文章。’这一类的话,都在若干程度上接触到这个道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器识"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由"器"与"识"二字组合而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人的器量与见识",指代个人在品德修养与认知能力两方面的综合素养。从构词法分析,"器"本义指器皿的容量,引申为人的胸襟气度;"识"则指知识见解,包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这一释义可追溯至《晋书·周顗传》"伯仁清正嶷然,有器识风望"的经典用例。

在传统语境中,"器识"常与"文艺"对举,如《新唐书·裴行俭传》强调"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强调道德修为应优先于技艺才能的价值观。这一概念在当代社会衍生出更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格局视野的宏观维度,也涉及专业素养的微观要求,如清华大学校训"器识其先,文艺其从"便体现了这一理念。

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器识"属于褒义评价语,多用于对杰出人物的品评。其语义场涵盖"胸襟""格局""见识""担当"等近义词,但更强调内外兼修的特质。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器识作为人格特质指标,与决策能力、抗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

“器识”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器识指人的器量与见识,即气度、胸怀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其中:

二、出处与例句

  1. 古代典籍:
    • 《晋书·张华传》提到:“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形容张华气度恢弘、见识深远。
    • 唐代裴行俭在《新唐书》中提出:“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强调器识比文采更重要。
  2. 其他用例:
    • 晋代陆机评价郭讷“器识朗拔”(《荐贺循郭讷表》),明代张居正也用“器识卓异”形容人才。

三、历史评价

古代对“器识”极为重视,认为它是衡量人才的核心标准。如裴行俭的观点,说明器识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文采技艺次之。

四、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形容兼具胸襟与智慧的人。例如:

五、相关成语

虽未被广泛列为成语,但常与“器宇轩昂”“远见卓识”等词关联使用,共同表达对个人能力的褒扬。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词典及文史评述,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新唐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老汇背水阵笔祸漕米叉腰楮练错位打苞大带躭乐凋弊都荔斗蚀風風雅雅逢俉复辟釜脐墨感戴二天宫宾轨则奸态搅计交谲解雨峻舻考极括囊守禄连事寥邃俚子螺书慢尤吽呀拍花配餐篇制乞匄羣愿荣期塞翁三神山上方捎货声名狼藉声誉鹊起书背鼠窜蜂逝硕学通儒司律松鍼俗名桃腮杏脸踏破铁鞋童子郎瘏悴往脸上抹黑尪顽诬冒下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