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選的意思、備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選的解釋

候選。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肅宗》:“臣以為掖庭中故衣冠以事沒入其家者,宜可備選。”《*********報》1976.12.4:“他們搞了一個部長備選名單,要把這些人安插到中央各部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備選"在現代漢語中屬于動賓結構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預先準備作為候選對象的行為或狀态。根據權威詞典釋義與語言應用分析,該詞可從以下四個維度闡釋:

一、詞義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預先準備作為候選",強調"預先性"與"替代性"雙重特征。"備"取"預備、準備"之意,"選"指"挑選、選擇",組合後構成"預備之選"的遞進關系。在《新華詞典》(2020修訂版)中進一步明确為"作為正式入選者的候補"。

二、構詞特征 作為典型書面語詞彙,其構詞遵循古漢語使動用法遺存。在《應用漢語詞典》詞源考據中,"備選"最早見于明代公文"備選官員名錄",現代演變為中性色彩的雙音節動詞,常見于正式文書及學術論述。

三、使用場景

  1. 選舉制度:指候選人名單中的候補序列,如《地方組織法》規定的"代表候選人備選名單"
  2. 獎項評選:學術評獎中常設"3名備選作品"的遞補機制
  3. 商業采購:招标文件多注明"備選供應商不超過2家"
  4. 日常應用:旅行規劃中的"備選路線",電子産品"備選配件"等生活場景

四、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指出,該詞使用時需注意與"候選"的語義區分:前者強調"替補性準備",後者側重"參選資格"。另據《立法語言規範》,正式文書中"備選方案"不得超過正式方案數量的50%。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新華辭書社. 新華詞典(2020修訂版). 商務印書館, 2020. 周洪波. 應用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0. 全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獎辦法》 財政部《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标投标管理辦法》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立法技術規範(試行)》

網絡擴展解釋

“備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èi xuǎ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備選指在多個選項或人員中預先準備的備用方案或候選對象,當原有選擇無法滿足需求時,可用其替代。例如在選舉、招聘或活動策劃中,常會設定備選名單以應對突發情況。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結構
    “備”意為“準備”,“選”指“選擇”,組合後強調“預先準備的選擇”。這一概念既適用于具體事務(如備選方案),也適用于人員選拔(如備選名單)。

  2. 曆史與現代例證

    • 古代用例:唐代李德裕在《次柳氏舊聞》中提到“宜可備選”,指将特定人群作為候選。
    • 現代用例:1976年《解放軍報》曾提及“部長備選名單”,指預先拟定的人員候補名單。
  3. 使用場景
    備選常用于需要冗餘設計的場景,例如:

    • 會議或活動中的備用議程;
    • 招聘中的候選人員儲備;
    • 技術方案中的替代計劃。

備選的核心意義是通過提前規劃降低風險,确保主方案失效時有替代選擇。這一概念在管理、工程、社會活動等領域廣泛應用,體現對不确定性的應對策略。

别人正在浏覽...

哀楚白蠟明經襬紋本底菶茸避軍三舍鼻孔遼天避命冰盞不浸潤采缋産母痨成房持祿養交當垆倒暈殿元頂債短牋短上衣獨得之見感服幹燥歌工格來恭謙光彩貴功旱氣豪族橫草不動,竪草不拿訇磕晦曚嘉猷解當解謿磕竹口敕枯腦焦心陵阻蹓跶蠻不講理門皂蜜官粘滞性樸人請受青銅海閏法傻樂燒畬眚妖鼠雀之牙斯擡斯敬頹零穩步前進穩記小鬥隙蠹邂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