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富平津的意思、富平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富平津的解釋

孟津 的别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孟津 ﹞又曰 富平津 。《晉陽秋》曰:‘ 杜預 造河橋于 富平津 ,所謂“造舟為梁”也。’”《晉書·杜預傳》:“ 預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于 富平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富平津是中國古代黃河上的重要渡口名稱,其釋義與曆史典故如下:


一、基礎釋義

富平津

讀音:Fù Píng Jīn

性質:古地名

地理位置:位于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為古代黃河重要渡口。

名稱由來:


二、曆史典故與權威記載

1.杜預建橋

西晉鹹甯四年(公元278年),大将軍杜預主持在富平津修建黃河浮橋(史稱"河橋"),結束了此地僅靠舟楫渡河的曆史。《晉書·杜預傳》明确記載:

"預又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于富平津。議者以為不可……預固請為之。及橋成,帝從百僚臨會,舉觞屬預曰:'非君,此橋不立也。'"

此舉被視為古代工程壯舉,極大便利了南北交通與商貿往來 。

2.地理文獻佐證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五》載:

"河水又東徑河陽縣故城南……又東徑臨平亭北,為富平津。"

明确指出其位于河陽縣(今孟津)境内,屬黃河關鍵渡口 。

3.文學意象

富平津因杜預建橋的典故,成為後世詩詞中"化險為夷、聯通四方"的象征。如唐代徐安貞《奉和聖制早渡蒲津關》雲:

"路得津門要,時稱古戍閑。河橋分往事,亭障起新關。"

其中"津門"即指富平津 。


三、現代定位與意義

富平津遺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會盟鎮,現為黃河濕地保護區。其曆史價值體現在:

  1. 交通史标志:中國古代大型浮橋建設的裡程碑。
  2. 文化符號:象征克服天塹、促進融合的治理智慧。
  3. 地名傳承:今孟津區仍保留"富平"為街道名(如富平大道),延續曆史記憶。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富平津”是古代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津渡名,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地理位置
    富平津位于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孟津縣東北,是古黃河的著名渡口之一()。在《水經注》等文獻中,它與“孟津”互為别稱,屬于同一區域的不同曆史名稱。

  2. 曆史背景
    西晉時期(泰始年間),名臣杜預因孟津渡口水流湍急、渡船常遇險情,遂主持在此建造河橋,以“造舟為梁”(連船成橋)的方式解決通行問題。這一舉措被記載于《晉書·杜預傳》和《晉陽秋》中()。

  3. 名稱演變
    該渡口早期稱“孟津”,後因杜預建橋的功績,逐漸以“富平津”之名流傳,成為古代交通與軍事要地。例如北魏時期,爾朱兆曾率軍從富平津渡河襲擊洛陽()。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杜預建橋的具體過程或相關曆史事件,可參考《晉書》《水經注》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玉團參讨差布超幽成身充箱春申純陽摧伏反常膨脹煩忙非時父子兵耿耿耕具谷神星渙釋話言話語監寺焦蒿矯思悸顫階爵寄居蟹金鼇凈飯王九弦琴疽腸菊壇蘭燼涼炒麪烈夫罹咎六五镂渠孿生履位沒而不朽母性旁路朋幫披瞽潛移暗化欺瞞夾帳區别取進三定少款身伴施遺霜期說得舒詳跳指日鐵工推檢駝脂完書文罔問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