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率的意思、矜率的詳細解釋
矜率的解釋
高傲放任。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杜審言 華藻整栗,小讓 沉 宋 ,而氣度高逸,神情圓暢,自是中興之祖,宜其矜率乃爾。”
詞語分解
- 矜的解釋 矜 ī 憐憫,憐惜:矜憫(憐憫)。矜惜。矜恤。 自尊,自大,自誇:矜誇。矜伐。矜恃。驕矜。 莊重,拘謹:矜持。矜重(恘 )。 矜 í 矛柄。 矜 ā 古同“鳏”。 筆畫數:; 部首:矛; 筆順編
- 率的解釋 率 à 帶領:率領。統率。率隊。率先(帶頭)。率獸食人(喻暴君殘害人民)。 輕易地,不細想,不慎重:輕率。草率。率爾。率爾操觚(“觚”,供寫書用的木簡;意思是輕易地下筆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專業解析
“矜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莊重嚴肅而又直率坦誠的品性或态度。它融合了“矜”的莊重、謹慎與“率”的直率、坦蕩兩層意思。具體解析如下:
-
核心釋義
- 矜:本義指矛柄,引申為莊重、嚴肅、慎重、自持,甚至含有自尊、自傲之意(需結合語境)。
- 率:本義指捕鳥的網,引申為帶領、遵循,再引申為坦率、直爽、不矯飾。
- 矜率: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舉止既保持莊重、嚴肅、有分寸(矜),同時又表現出直率、坦誠、不虛僞(率)的特質。這是一種内外兼修、不卑不亢的修養境界。
-
詞義側重與語境
- 強調在保持尊嚴和禮節(矜)的同時,不失真誠和坦蕩(率),避免流于虛僞或拘謹。
- 常用于形容士大夫、文人或修養較高者的風範。
-
用法示例(參考古籍)
- 古人評述人物時常使用該詞。例如,史書或人物傳記中可能用“性矜率”來形容某人性格既莊重又直爽。
- 具體語境中的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矜”的程度(是莊重還是略帶驕傲)和“率”的程度(是直率還是略顯粗疏)。
權威來源參考:
- 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矜”和“率”的詳細訓釋及“矜率”詞條的歸納。參見《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 古漢語語境的理解參考了《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及對相關古籍用例的分析(如《二十四史》中的人物評價)。參見《古代漢語詞典》及《二十四史》相關人物傳記。
“矜率”描繪了一種融合了莊重自持與真誠坦蕩的品格或行為方式,是古人推崇的一種修養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
“矜率”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n lǜ,主要含義為高傲放任。以下為詳細解析:
1. 詞義解釋
- 核心含義:形容人高傲且行為放任,帶有自矜和輕率的态度。常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描述性格或作風特點。
- 拆解分析:
- 矜(jīn):原指莊重、自持,後引申為自負、自誇,如“矜持”“矜誇”;
- 率(lǜ):此處取“輕率、放任”之意,與“矜”結合後形成對立統一,強調高傲與不羁并存的狀态。
2. 文獻例證
該詞可見于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卷四,評價初唐詩人杜審言時提到:“杜審言華藻整栗……宜其矜率乃爾。” 此處指杜審言文采華美嚴謹,但性情高傲灑脫,符合其“中興之祖”的地位。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學、人物品評或曆史描述,如形容文人恃才傲物、不拘小節的行事風格,或批評某人過于自負而行為失度。
4. 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詞:驕矜、倨傲、放誕
- 反義詞:謙遜、謹慎、持重
“矜率”是一個偏書面化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在引用時,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 或古典文獻中的用例,确保釋義準确。
别人正在浏覽...
鳌甲傍通邊都護不可言橙膏程糜傳圭襲組楚邑東央西浼度軌笃俗方折房族鳳靥負數綱舉目張勾股數勾挑狗尾貂續和易華耀蕙棠緘帖艱子角列謹勅經緯靜鎮謹上據此聚斂巨纖樂侑陵門鄰域緑蘿門殚戶盡蒙瞳蜜蝍嚙氈坡潁前後竊案潤含弱智三堵牆山腋省印説兵機説條念款天從痌瘝在抱銅虎符望塵而拜汪茫猬須文舞誣民相朋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