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玉飾的書箱。多指道書。《漢武帝内傳》:“ 上元夫人 語帝曰:‘ 阿母 今以瓊笈妙藴,發紫臺之文,賜女八會之書、五嶽真形,可謂至珍且貴。’” 金 元好問 《通真子墓碣銘》:“琅函瓊笈閉九淵,垂芒八角星日懸。”
(2).仙人的名籍。 宋 毛幵 《念奴嬌·記夢》詞:“寄語青童,何時丹就,為我留瓊笈。”
“瓊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與道教文化語境,常見于詩詞、典籍,體現古人對仙道文化的崇敬與想象。不同文獻中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但核心意象始終圍繞“珍貴典籍”與“仙界名冊”展開。
《瓊笈》是一個成語,意為心思努力專心用力。它形容一個人勤奮努力,專心緻志地學習、工作等。
《瓊笈》的拆分部首是王(一)和竹(⺮),部首王表示在字典中該字的分類位置,部首竹表示與竹子相關的意義。
《瓊笈》的總筆畫數為10畫。
《瓊笈》這個成語出自南朝梁代文人陳思王骦(487~526)所著的《瓊林玉譜》。該書共收藏名家文章六十餘篇,其中第一篇為《瓊笈》,意為學問之極緻,詩文之華美,故即“極”和“華”。成語“瓊笈”的意義由此引申而來。
《瓊笈》的繁體字為「瓊笈」。
在古代,「瓊」的字形略有不同,上方常有屋狀部分。而「筧」的字形則常寫作「笕」,下方加一小橫。所以古時寫作「瓊筧」。
他日日夜夜琢磨學問,真是一位憑着瓊笈的人。
瓊藻(形容華美)、瓊島(美麗的島嶼)、笈篷(書籍包袋)。
孜孜不倦、勤懇努力、專心緻志。
敷衍塞責、遊手好閑、不求上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