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方荒涼遙遠的地方。《晉書·陸機傳》:“輶軒騁於南荒,衝輣息於朔野。”《太平廣記》卷二六6*四引 唐 房千裡 《投荒雜錄·南荒人娶婦》:“南荒之人娶婦……往趨虛路以偵之,候其過,即擒縛,擁歸為妻。” 明 高啟 《韓子》詩:“自古南荒竄逐過,佞臣元少直臣多。” 田漢 《馮法祀先生黔桂開辟工程寫生畫展》詩之二:“南荒一例成前敵,喜見精誠結 漢 瑤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南荒漢語 快速查詢。
“南荒”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南荒(nán huāng)指南方荒涼遙遠的地方。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詞典中被統一提及,例如《漢典》和滬江線上詞典均強調其地理意義上的偏遠與未開發特性。
古籍記載
詩詞引用
明代高啟在《韓子》中寫道:“自古南荒竄逐過,佞臣元少直臣多”,暗指南荒為貶谪之地。近現代田漢的詩句“南荒一例成前敵”則賦予其戰亂背景的意象。
近義詞包括“蠻荒”“南疆”等,反義詞如“中原”“京畿”。需注意其多用于曆史、文學語境,現代較少描述實際地理位置。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太平廣記》等文獻來源。
《南荒》一詞是指南方地區的荒蕪、荒涼之地。在古代文學中,南荒往往被用來形容南方邊陲地區的不毛之地、貧瘠之地。
《南荒》一詞的部首是“艹”和“艸”,分别代表草字頭和草字底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2。
《南荒》一詞首次出現在《史記·楚元王世家》中,描述了中國南方的山水和土地狀況。此後,這個詞逐漸在文學中廣泛流傳。
《南荒》的繁體字為「南荒」。
古時《南荒》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原為「南蕻」,其中「蕻」表示草木繁茂、茂盛。
1. 南荒之地,一片荒蕪,再無人煙。
2. 他出身南荒,從小就習慣了艱苦的生活。
南疆、荒漠、荒涼、南方
南疆、南方草原、南部荒地
北境、北方、肥沃之地、繁華之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