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蠹簡遺編的意思、蠹簡遺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蠹簡遺編的解釋

泛指殘存的書籍。 唐 羅隱 《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蠹簡遺編”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古代殘存或未被完全損毀的書籍文獻。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 蠹:指蛀蟲,這裡比喻書籍被蟲蛀蝕;
    • 簡:古代書寫用的竹簡,代指書籍;
    • 遺編:遺留的編冊,即殘存的文獻。
  2. 整體釋義
    泛指因年代久遠、蟲蛀等原因殘存的古籍或文獻,多用于形容珍貴的曆史文化遺存。


二、出處與用法

  1. 典故來源
    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意為通過殘存的古籍探尋曆史,感歎古今的相似與寂寥。

  2. 語法功能

    • 詞性:中性成語;
    • 用法:作賓語或定語,如“研究蠹簡遺編”;
    • 結構:聯合式(由“蠹簡”和“遺編”并列構成)。

三、相關擴展

此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適合描述考古、文獻學或曆史研究中對古籍的重視。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辭典》或唐代詩歌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簡遺編》的意思

《蠹簡遺編》是一部古代漢字字典,編纂于清朝康熙年間。在古代漢語中,“蠹”音讀為“dù”,意為蟲蛀。《蠹簡遺編》主要收錄了蛀蟲舊簡的殘缺文字,因此得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蠹簡遺編》的拆分部首是蟲(虍),具有4個筆畫。

來源

《蠹簡遺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簡牍文化。在古代,人們常用竹簡等材料記錄文字,但由于時間和環境的影響,這些簡牍往往會被蛀蟲侵蝕,使得記錄的文字殘缺不全。《蠹簡遺編》的編纂者将這些殘缺文字進行整理、歸納,為後人研究古代文字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繁體

《蠹簡遺編》的繁體字為「蠹簡遺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蠹簡遺編》所收錄的古代文字,我們可以了解到古時候漢字的一些寫法特點。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因字形演變較大,不同文字也有不同的寫法,這個範圍較廣,無法一一列舉在此。

例句

《蠹簡遺編》作為一部古代字典,主要收錄了蛀蟲舊簡的殘缺文字,沒有提供例句的解釋。

組詞

蠹害、蠹蝕、蠹蟲、蠹魚等。

近義詞

蛀蟲、蟲蛀。

反義詞

修複、保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