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知。《資治通鑒·隋炀帝大業十二年》:“帝問侍臣盜賊…… 蘇威 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胡三省 注:“委,悉也。”
(2).不相信。《三國志平話》卷中:“﹝ 趙雲 ﹞又言:‘小人保着 劉備 ,相從到 曹 軍陣;如 關公 見 劉備 ,決然來投。’ 袁紹 無語。‘怕大人不委,當小人家屬百口。’ 袁紹 方許。”
“不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不知
表示對事物缺乏了解或無法确定。例如《資治通鑒》中記載,隋炀帝詢問盜賊情況時,蘇威回答:“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此處“不委”即“不知具體數目”。
不相信
指對他人言論或行為的質疑。如《三國志平話》中,趙雲為讓袁紹信任自己,提到“怕大人不委,當小人家屬百口”,意為“若您不信,可用我全家性命擔保”。
現代漢語中,“不委”多用于固定表達,例如“不委托”表示拒絕授權或代辦,如“考試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培訓班”。但需注意,此用法與古義不同,屬于短語拆分後的字面組合。
建議查閱《資治通鑒》《三國志平話》等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以深入理解。
不委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不意味着否定、不是或不會,而委則表示放松、松弛或委托。因此,不委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不放松、不松弛或不委托。
拆分部首和筆畫不委的第一個字,不,是由「一」字旁和「口」字底組成。它的部首是一,總共有2畫。
不委的第二個字,委,是由「女」字旁和「圭」字底組成。它的部首是女,總共有8畫。
來源和繁體不委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的解釋和用法在古代經典文獻中并不常見。因此,沒有确切的來源可以追溯。
在繁體字中,不委仍然保持相同的拼寫,隻是字形稍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據我所知,不委在古時候并沒有特定的漢字寫法。然而,一些古代文獻中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形或書寫風格。這主要取決于具體的時代和文化背景。
例句1. 我們不委地繼續努力,直到取得成功。
2. 不委之勢,勇往直前。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不委怠(不懈怠)、不委派(不委托)。
近義詞:不松懈、不松弛、不放松。
反義詞:放松、松弛、委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