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知。《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帝问侍臣盗贼…… 苏威 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胡三省 注:“委,悉也。”
(2).不相信。《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又言:‘小人保着 刘备 ,相从到 曹 军阵;如 关公 见 刘备 ,决然来投。’ 袁绍 无语。‘怕大人不委,当小人家属百口。’ 袁绍 方许。”
“不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不知
表示对事物缺乏了解或无法确定。例如《资治通鉴》中记载,隋炀帝询问盗贼情况时,苏威回答:“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此处“不委”即“不知具体数目”。
不相信
指对他人言论或行为的质疑。如《三国志平话》中,赵云为让袁绍信任自己,提到“怕大人不委,当小人家属百口”,意为“若您不信,可用我全家性命担保”。
现代汉语中,“不委”多用于固定表达,例如“不委托”表示拒绝授权或代办,如“考试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培训班”。但需注意,此用法与古义不同,属于短语拆分后的字面组合。
建议查阅《资治通鉴》《三国志平话》等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以深入理解。
不委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不意味着否定、不是或不会,而委则表示放松、松弛或委托。因此,不委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不放松、不松弛或不委托。
拆分部首和笔画不委的第一个字,不,是由「一」字旁和「口」字底组成。它的部首是一,总共有2画。
不委的第二个字,委,是由「女」字旁和「圭」字底组成。它的部首是女,总共有8画。
来源和繁体不委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它的解释和用法在古代经典文献中并不常见。因此,没有确切的来源可以追溯。
在繁体字中,不委仍然保持相同的拼写,只是字形稍有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据我所知,不委在古时候并没有特定的汉字写法。然而,一些古代文献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字形或书写风格。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例句1. 我们不委地继续努力,直到取得成功。
2. 不委之势,勇往直前。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组词:不委怠(不懈怠)、不委派(不委托)。
近义词:不松懈、不松弛、不放松。
反义词:放松、松弛、委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