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媚的意思、淑媚的詳細解釋
淑媚的解釋
柔和妩媚。《藝文類聚》卷十五引 晉 張華 《章懷皇後诔》:“窈窕淑媚,柔順婉穆。” 晉 陸雲 《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一:“目想清慧恣,耳存淑媚音。”
詞語分解
- 淑的解釋 淑 ū 善,美(多指女性):淑質(善良的品質)。淑麗。淑靜。淑慎。淑德。淑女。 清澈:淑清。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媚的解釋 媚 è 谄,逢迎:媚外。媚世(迎合世俗)。媚眼。媚惑。媚态。谄媚。獻媚。奴顔媚骨。 美好,可愛:媚景。明媚。秀媚。妩媚。嬌媚。 喜愛:“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顔。”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淑媚"是一個較為古雅且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的本義及古文獻用例來理解:
-
字義解析:
- 淑 (shū): 本義指水清澈見底,引申為善良、美好、賢德。《說文解字》釋為“清湛也”,段玉裁注:“淑者,水之清湛也。引申之凡清皆曰淑。” 在形容人時,特指品德美好、溫婉娴靜,常用于形容女子德行,如“淑女”。
- 媚 (mèi): 本義指喜愛、取悅于人,引申為美好、可愛、嬌豔。《說文解字》釋為“說(悅)也”。《廣雅·釋诂一》釋為“好也”。在形容容貌姿态時,指美麗動人、有吸引力。
-
複合詞“淑媚”的含義:
結合“淑”與“媚”的本義及引申義,“淑媚”一詞主要形容女子兼具内在品德之美與外在容貌姿态之美,達到一種内外兼修、端莊而不失嬌美的境界。具體可理解為:
- 品德賢淑美好: 具有“淑”所代表的善良、溫婉、賢惠的德行。
- 姿容嬌美動人: 具有“媚”所代表的容貌秀麗、姿态美好、令人喜愛的外在美。
- 整體氣質: 形容女子既端莊賢淑,又美麗可愛,溫婉娴靜中透露出動人的風采。
-
文獻佐證:
雖然“淑媚”在現代詞典中收錄較少,但在古代文獻中可見其使用。例如,東漢文學家王粲在其《閑邪賦》中描寫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時曾用:“夫何英媛之麗女,貌洵美而豔逸。橫四海而無仇,超遐世而秀出。發唐棣之春華,當盛年而處室。性聰慧以和良,容淑媚以豔麗。” 此處的“容淑媚以豔麗”明确将“淑媚”用于形容女子容貌的端莊美好(淑)與嬌豔美麗(媚)。
“淑媚”是一個形容女子内在品德賢淑善良、外在容貌姿态嬌美動人,氣質溫婉娴靜又不失光彩的複合詞。它體現了古人對女性美的一種理想追求,即内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
主要參考來源:
- 字義解析主要依據古代權威字書《說文解字》(許慎撰) 及訓诂書《廣雅》(張揖撰)。
- 詞彙用例及釋義參考了古代文學作品王粲《閑邪賦》 及大型語文辭書《漢語大詞典》 的相關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淑媚”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女性的氣質或言行舉止,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發音:shū mèi(拼音:shū mèi,注音:ㄕㄨ ㄇㄟˋ)
- 詞義:指女性的溫順、娴靜、善良,也可形容柔和妩媚的氣質或姿态。
二、字義拆解
- 淑:本義為流水清澈,引申為賢良、善良,多形容女性品德美好。
- 媚:意為美好、柔順,既可指容貌可愛(如“妩媚”),也可指态度溫和。
三、古籍與文學引用
- 晉代張華《章懷皇後诔》中寫道:“窈窕淑媚,柔順婉穆”。
- 陸雲《為顧彥先贈婦》詩雲:“目想清慧恣,耳存淑媚音”。
四、使用場景
- 贊美女性:多用于形容傳統女性美德,如溫柔、善良、舉止優雅。
- 描述氣質:可指人或事物具有柔和、美好的特質(如“淑媚音”)。
五、延伸與寓意
在姓名學中,“淑媚”寓意花容月貌、乖巧可愛,象征性格溫和且兼具智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姓名學案例,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慰北轅本案蔽塞不避艱險昌都縣朝大夫沉沒淳意楚雅登盤餌柏綱紀鈎織冠蟬關撲憨跳橫逞河沙黃庭迦陵匠郢見王禁扉靜瑟禁筦羁索駿猷蜫蚳攬搭落頭煉風簾政力啬李桃遛馬馬蔺滿假姏母冥客囊莫内廉撚枝排天秦醫染習染薰榮譽瑞鴨上骈聲碟搜猜檀心外郵瓦磚畏偪萎瑣溫偉饷食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