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iligent]∶勤勞;勤快
他比誰都勤謹
(2) [diligent and cautious]∶勤勞謹慎
小心勤謹
(1).勤勞,勤快。《漢書·食貨志上》:“治田勤謹則畮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西遊記》第八五回:“你今日卻怎肯這等勤謹?快去快來。”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起早,磨晚,勤謹一點,辛苦一點。這又是一個辦法,叫做盡人事!”
(2).勤勞謹慎。《南史·褚裕之傳》:“﹝ 褚澄 ﹞遷侍中,領右軍将軍,以勤謹見知。”《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 申徒泰 ﹞生怕 令公 在這場差使内尋他罪罰,到底有些疑慮,十分小心勤謹,早夜督工,不辭辛苦。” 許傑 《慘霧》中:“他做人很好,代人家做事,很勤謹,村裡的人都相信他。”
“勤謹”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勤勞;勤快
指做事積極主動、不懶惰。例如《漢書·食貨志上》提到:“治田勤謹則畮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 洪深在《五奎橋》中也寫道:“起早,磨晚,勤謹一點,辛苦一點。”
勤勞謹慎
強調在勤快的同時保持嚴謹、認真的态度。如《南史·褚裕之傳》記載:“(褚澄)遷侍中,領右軍将軍,以勤謹見知。” 另《初刻拍案驚奇》提到:“這媽媽且是和氣,又十分勤謹。”
字義分解
反義詞
疏懶(見于《三七中文詞典》)。
多用于形容人踏實認真的品格,如工作勤謹、治學勤謹等。需注意語境中可能側重“勤快”或“謹慎”的不同傾向。
勤謹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勤奮努力且謹慎小心。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勤”和“謹”。勤指勤奮努力,不懈怠;謹指謹慎小心,不馬虎。
勤謹的拆分部首是“力”和“讠”,其中“力”為左邊的部首,表示力量,象征着勤奮努力的意義;“讠”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言語,象征着謹慎小心的意義。
勤謹共有12個筆畫,其中“勤”有8個筆畫,“謹”有4個筆畫。
勤謹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論語》中,孔子曾說:“君子見機而作,毋力而行,以聽其耳目之事,則天下之民誰敢不勤(謹)?”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勤謹的概念在古代就有高度重視。
在繁體漢字中,勤謹的寫法是「勤」和「謹」。相較于簡體字,繁體字的結構更加複雜,筆畫更多,但意義和發音均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勤謹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于現代形式。盡管如此,勤謹的基本結構和意義仍然保持一緻,展現着古代人們對勤奮努力和謹慎小心的重視。
1. 他一直持勤謹的态度對待工作,所以每個項目都有出色的結果。
2. 學生們向老師學習,希望能夠成為勤謹的人。
組詞:勤奮、勤勞、勤懇、謹慎、謹小慎微。
近義詞:勤勉、努力、謹慎、小心。
反義詞:懶惰、馬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