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卿佐的意思、卿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卿佐的解釋

指輔佐國君的執政大臣。《左傳·昭公九年》:“君之卿佐,是謂股肱。”《國語·周語中》:“今 陳侯 不念胤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以淫於 夏氏 ,不亦嬻姓矣乎?” 晉 陶潛 《與子俨等疏》:“ 潁川 韓元長 , 漢 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卿佐是古代漢語中對高級輔政官員的統稱,特指輔佐君主或重臣處理國政的重要僚屬。以下從語義、語源及曆史演變角度分述:


一、語義解析

  1. 構詞釋義

    • 卿:原指周代高級官職或爵位(如三公九卿),後泛指朝廷重臣。
    • 佐:意為輔助、輔佐,引申為輔政者。

      複合詞“卿佐”強調其身份兼具高位與輔政職能,即“居卿位而佐政”之意。

  2. 核心含義

    指帝王或諸侯身邊參與決策的核心輔臣,職權僅次于最高統治者,常見于周代至秦漢文獻。

    例證:

    《左傳·昭公九年》載:“卿佐是謂股肱”,喻其如手足般不可或缺 。


二、語源與曆史演變

  1. 周代起源

    源于周代分封制,卿佐多由世襲貴族擔任,如太宰、司徒等職,協助天子管理諸侯國。

    《周禮·天官》明确“六卿分職”,其副職即屬“卿佐”範疇 。

  2. 職能擴展

    秦漢後,“卿佐”漸泛指中央及地方高級幕僚。如漢代州刺史的屬官、唐代節度使的副使,均稱“卿佐”。

    《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郡守置丞、尉,為卿佐之職” 。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指輔佐國君或重臣的高級官員。”(第二版,第10卷,第108頁)

  2. 《古代漢語詞典》

    注:“卿與佐,皆輔政之臣。後泛指重要僚屬。”(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987頁)


四、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18年。
  2. 孫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2013年。
  3.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2007年。
  4. 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卿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輔佐國君的執政大臣,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證

  1. 《左傳·昭公九年》:“君之卿佐,是謂股肱。” ——直接點明卿佐與君主的密切關系。
  2. 《國語·周語中》:批評陳侯帶卿佐行不端之事,側面反映卿佐本應承擔的道德表率作用。
  3. 陶潛《與子俨等疏》:提到漢代名士韓元長“身處卿佐”,說明這一職位在漢代的延續。

三、綜合釋義

卿佐不僅是行政職務,更象征着政治權威與倫理責任。其職責涵蓋政策制定、禮儀維護,甚至需以身作則維護社會綱常,如《國語》中卿佐行為失範被斥為“渎姓”即為例證。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卿佐”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形容古代重臣的輔政角色,或借古喻今讨論領導層協作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哀籥盎盂相敲鳌魚八棒十枷寶瑛表面賓孟采采饬兵赤足摧鋤阽危之域發精非電解質飛觥走斝赴湯跳火高材捷足功分拱聖規正旱地黃粱洊跻兼施皎陽似火謹敬看坐兒的空口說白話老駞涼軒犂轭臨文淪暮馬塵不及買休門籍慕習辇上甯輯配享從汜片晌貧裡品狀峭漢旗牓染指垂涎蛇角省刑矢心不二手不應心受害手狀梳剃讨力脫手惟舊無信向榮仙籞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