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籍的意思、門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籍的解釋

(1).古代懸挂在宮殿門前的記名牌。長二尺,竹制,各書官員姓名、年齡、身份等。後改竹籍為簿冊。冊籍上有名方可出入。《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後除 竇嬰 門籍,不得入朝請。”《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門籍,出入宮殿門之籍也。” 唐 顔真卿 《論百官論事疏》:“其有無門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監門司與仗家引對,不許關礙,所以防壅蔽也。” 明 陳良谟 《見聞紀訓》:“凡京官俱書名簿上,置 長安門 ,謂之門籍。有病註‘病’字在名下,不朝參,謂之註門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通籍》:“ 漢 制:司馬一人守宮門,記公卿之年貌,號曰門籍,以通其出入。”

(2).指門第與身份。《舊唐書·李林甫傳》:“ 玄宗 曰:‘卿以 仙客 無門籍耶?卿有何門閥?’”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二》:“ 揆 ( 李揆 )負才與門籍,不宜為此,頗忿而去。”

(3).弟子對老師的隸屬關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梨洲先生 講學 甬 上,遂相約渡 江 問道,齒隸門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門籍是古代中國職官制度中的特殊憑證,專指官員出入宮禁時用以核驗身份的登記冊籍。該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其核心功能為“以竹牒記錄其人信息,懸于宮門,合者乃入”(《古代職官辭典》中華書局,2003年版)。以下從四個維度解析其内涵:

  1. 詞源結構

    “門”指宮禁之門,“籍”為記錄名冊。《說文解字》釋“籍”為“簿書也”,段玉裁注:“今之戶口冊”。兩者結合構成身份核驗的行政文書,體現古代“以籍控門”的禁衛制度。

  2. 曆史演變

    西漢時期門籍以二尺竹牒制成,記載官員姓名、年齡、形貌及官職(王力《古代漢語常識》)。《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窦嬰被除門籍後“不得入朝請”,可見其與官員政治生命直接關聯。唐代發展為“門符”,宋代則納入“門籍引驗”的複合審查體系。

  3. 使用場景

    據《漢書·元帝紀》注引應劭說,門籍除日常出入宮禁外,還用于特殊禮儀場合:“大朝會則按籍以次入”。未列籍者即便貴為皇親,如《後漢書·皇後紀》載梁冀之妹梁皇後“非籍中人不通”,亦受門籍限制。

  4. 相關制度

    與“傳籍”(通行證)、“魚符”(身份符)共同構成古代符節體系。明代《禮部志稿》規定門籍需“歲一更易”,清代《皇朝通典》載有“門籍稽核”的專項職官編制,體現制度的延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

“門籍”是古代中國與身份、權限相關的制度術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義:

一、出入宮殿的憑證

最初為懸挂于宮門前的竹制名牌(長二尺),記錄官員姓名、年齡、職位等信息,後改為簿冊形式。隻有冊籍上有名者才被允許出入宮殿,例如漢代《史記》記載窦嬰被除門籍後“不得入朝”。其功能類似現代通行證,是身份與權限的直接證明。


二、門第與身份象征

唐代文獻中,“門籍”引申為家族地位标志。如《舊唐書》記載唐玄宗質問李林甫:“卿以仙客無門籍耶?”,此處指官員是否具備顯赫家世背景。宋代王谠《唐語林》也提到李揆因自恃“門籍”拒絕低職,體現門第觀念對仕途的影響。


三、師生隸屬關系

清代學者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中記載,黃宗羲講學時,學生需“齒隸門籍”,表明古代師生間存在正式的登記制度,類似現代學籍管理,體現師承關系的正式性。


制度演變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與曆史文獻記載,反映了“門籍”在不同時期的多元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按巡白盛迸雲貶望閟祠博羊補綻黨甲地棱東岡幹世公諱沽名賣直嘓哝故疏合職佳耦嘉殽驚蓬勁妙禁學軍客開曙可觀暌群擂鼓鳴金兩生練冠淪殁馬郞冒昧難易睨诘拍手打掌偏隘偏沴皮肉鯆魮前榮祈年觀全受全歸扔掉榮彈桑蔭未移韶華沈香色鎖南枝天壽挺敵痛懲屯耕文珰五彩衣仙佛相好項跖險害綫畫娴穆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