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籍的意思、門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籍的解釋

(1).古代懸挂在宮殿門前的記名牌。長二尺,竹制,各書官員姓名、年齡、身份等。後改竹籍為簿冊。冊籍上有名方可出入。《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後除 竇嬰 門籍,不得入朝請。”《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門籍,出入宮殿門之籍也。” 唐 顔真卿 《論百官論事疏》:“其有無門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監門司與仗家引對,不許關礙,所以防壅蔽也。” 明 陳良谟 《見聞紀訓》:“凡京官俱書名簿上,置 長安門 ,謂之門籍。有病註‘病’字在名下,不朝參,謂之註門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通籍》:“ 漢 制:司馬一人守宮門,記公卿之年貌,號曰門籍,以通其出入。”

(2).指門第與身份。《舊唐書·李林甫傳》:“ 玄宗 曰:‘卿以 仙客 無門籍耶?卿有何門閥?’”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二》:“ 揆 ( 李揆 )負才與門籍,不宜為此,頗忿而去。”

(3).弟子對老師的隸屬關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梨洲先生 講學 甬 上,遂相約渡 江 問道,齒隸門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門籍”是古代中國與身份、權限相關的制度術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義:

一、出入宮殿的憑證

最初為懸挂于宮門前的竹制名牌(長二尺),記錄官員姓名、年齡、職位等信息,後改為簿冊形式。隻有冊籍上有名者才被允許出入宮殿,例如漢代《史記》記載窦嬰被除門籍後“不得入朝”。其功能類似現代通行證,是身份與權限的直接證明。


二、門第與身份象征

唐代文獻中,“門籍”引申為家族地位标志。如《舊唐書》記載唐玄宗質問李林甫:“卿以仙客無門籍耶?”,此處指官員是否具備顯赫家世背景。宋代王谠《唐語林》也提到李揆因自恃“門籍”拒絕低職,體現門第觀念對仕途的影響。


三、師生隸屬關系

清代學者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中記載,黃宗羲講學時,學生需“齒隸門籍”,表明古代師生間存在正式的登記制度,類似現代學籍管理,體現師承關系的正式性。


制度演變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與曆史文獻記載,反映了“門籍”在不同時期的多元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門籍》的意思

《門籍》一詞指的是古代中國通過家族的世系記錄人的身份和背景的一種制度,相當于現代意義上的族譜或家譜。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門籍》的拆分部首為“門”和“⼩”,共計8個筆畫。

來源

《門籍》一詞由“門”和“籍”兩個字組成。其中,“門”字指的是家族或宗族,代表一個家族的門第或背景;“籍”字則表示記錄或登記的意義。結合起來,它指的是家族的世系記錄。

繁體

《門籍》的繁體字是「門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門籍》的古代漢字寫法為「門幵」。其中,“幵”是僞部首,表示開啟的意思。

例句

他的《門籍》記錄了他家族的曆史和族譜。

組詞

門第、門戶、籍貫、家譜、族譜

近義詞

族譜、家譜、宗譜、宗族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