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采采的意思、采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采采的解釋

猶言采了又采。 南朝 齊 陶功曹 《采菱曲》:“採採詎盈匊,還望空延佇。”匊,一本作“ 掬 ”。


(1).猶事事。《書·臯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 孔 傳:“載,行。采,事也。稱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為驗。”

(2).茂盛,衆多貌。《詩·秦風·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毛 傳:“采采,猶萋萋也。” 晉 陶潛 《榮木》詩:“采采榮木,結劐根於茲。” 南朝 宋 謝靈運 《緩歌行》:“習習和風起,采采彤劐雲浮。” 明 高啟 《菊鄰》詩:“采采霜露餘,繁英正鮮新。”一說,燦燦青青、活鮮鮮貌。見 郭沫若 《讀〈隨園詩話〉劄記》。

(3).華飾貌。《詩·曹風·蜉蝣》:“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朱熹 集傳:“采采,華飾也。” 明 唐寅 《題菊花》詩之一:“禦袍采采 楊妃 醉,夜半扶歸挹露華。”

(4).形容美妙的樂聲。《文選·嵇康<琴賦>》:“英聲越發,采采粲粲。” 呂向 注:“采采粲粲,英聲貌。” 唐 孟郊 《清東曲》:“采采《清東曲》,明眸艷珪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采采”是一個疊詞,在古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是其常見釋義及用法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采摘動作的重複
    本義為“采了又采”,常見于《詩經》等典籍。例如《周南·芣苢》中“采采芣苡”,即描述反複采摘車前草的動作。

  2. 茂盛、繁多的狀态
    如《秦風·蒹葭》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此處“采采”形容蘆葦茂盛繁密,與“萋萋”同義。

二、引申含義

  1. 華美裝飾
    《曹風·蜉蝣》中“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朱熹注“采采”為“華飾貌”,形容衣物色彩絢麗。

  2. 形容聲音或景象
    南朝謝靈運詩句“采采彤雲浮”,以“采采”描繪雲霞流動的美妙景象。

三、特殊用法

  1. 生物學名詞
    現代語境中,“采采蠅”指傳播非洲錐蟲病的昆蟲,但此用法與古義無關,屬音譯詞(Tsetse fly)。

四、總結

“采采”的核心語義圍繞“采摘動作”和“繁盛狀态”展開,兼具動詞與形容詞特性。其具體含義需結合文本背景判斷,如《詩經》中多表采摘或植物茂盛,而漢魏後文學中漸用于描繪色彩、聲音等抽象美感。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采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采采(cǎi cǎi)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原本指的是植物的茁壯、生長繁茂的樣子。後來,這個詞也用于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精神飽滿。在現代漢語中,采采往往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嬌媚。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采采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艸",表示與植物有關;右邊的部首是"蔔",表示與占卜、預測有關。整個字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采采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的兒童歌謠《采薇》中就有提及"采采"這個詞,描述了美麗的少女。 繁體: 采采的繁體字是「採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采采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古字形為「彩彩」。現代漢字改革後,采采的寫法統一為「采采」。 例句: 1. 她一身婀娜多姿,容顔采采,令人心動不已。 組詞: 采納、采撷、采集、采茶、采訪 近義詞: 美麗、嬌媚、絢麗、豔麗、秀麗 反義詞: 凋零、蕭條、枯萎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