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俗寒瘦的意思、輕俗寒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俗寒瘦的解釋

指 唐 代詩人 元稹 、 白居易 、 孟郊 、 賈島 詩歌的不同風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俗寒瘦"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術語,主要用于形容詩歌或藝術作品的風格特征,其核心在于反對浮華俗媚,追求清冷瘦勁的審美意境。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文論典籍進行解析:


一、單字釋義與整體内涵

  1. 輕(輕)

    • 本義:分量小,與“重”相對。《說文解字》:“輕,輕車也。”引申為“輕視流俗”,指超脫世俗趣味。
    • 文論中:指語言簡淨,避免堆砌典故或華麗辭藻,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提倡“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輕盈表達。
    • 本義:大衆習氣。《說文解字》:“俗,習也。”
    • 文論中:批判“庸俗甜膩” 的風格,反對迎合市井趣味。如嚴羽《滄浪詩話》批評“以浮聲切響為工”的淺薄詩風。
    • 本義:冷。《說文解字》:“寒,凍也。”
    • 文論中:喻指“清冷孤峭” 的意境,如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冷寂感,體現遠離喧嚣的審美追求。
    • 本義:肌肉不豐。《說文解字》:“瘦,臞也。”
    • 文論中:形容“瘦硬勁健” 的語言風格,反對肥膩冗贅。蘇轼評孟郊詩“詩從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即以“寒瘦”概括其苦吟特質。

整體内涵:四字組合形成對立統一的審美範疇——以“輕”“瘦”破“俗”“肥”,主張通過簡淡、清冷的表達,傳遞深邃孤高的精神境界。


二、文學批評中的典型用例

  1. 孟郊與賈島

    蘇轼《祭柳子玉文》稱“郊寒島瘦”,成為“輕俗寒瘦”的典範:

    • 孟郊詩如《秋懷》“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以寒意象刺透俗世;
    • 賈島《題李凝幽居》“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以瘦句凝練幽寂心境。
  2. 宋代文人推崇

    梅堯臣主張“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讀邵不疑詩卷》),以“寒瘦”反撥西昆體浮豔之風,影響後世“以俗為雅”的創作觀。


三、權威典籍佐證

  1. 《二十四詩品》(司空圖)

    “清奇”一品“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可印證“輕俗”追求,強調脫俗淡遠。

    來源:中華書局《司空圖詩品箋注》

  2. 《滄浪詩話》(嚴羽)

    批評“下劣詩魔入其肺腑”的俗病,主張“羚羊挂角,無迹可求”的空靈境界。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滄浪詩話校釋》

  3. 《蘇轼文集》

    “郊寒島瘦”的提出,奠定後世對清寒詩風的審美認知。

    來源:中華書局《蘇轼全集校注》


四、現代學術界定

《中國文學批評術語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歸納:

“輕俗寒瘦”代表對绮靡文風的反撥,核心是“以冷峻瘦硬之筆,寫超拔脫俗之境”,貫穿中唐至宋代的詩文革新運動。


“輕俗寒瘦”是中國詩學中對抗浮華傳統的審美範式,其價值在于通過簡淡、清冷的藝術形式,抵達精神層面的孤高與深刻。

網絡擴展解釋

“輕俗寒瘦”是一個用于描述唐代四位詩人不同詩歌風格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輕俗
    指詩歌語言通俗、貼近世俗的風格。主要對應元稹和白居易,二人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通俗易懂、反映現實生活。例如白居易的《賣炭翁》等作品,語言平實,具有強烈的社會關懷。

  2. 寒瘦
    形容詩歌風格冷峻、艱澀、清瘦,多指孟郊和賈島。兩人以“苦吟”著稱,詩風孤峭凄冷,用詞奇險。如孟郊的“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均體現了這種風格。

四詩人風格對比

詩人 風格特點 代表作示例
元稹 通俗淺近 《遣悲懷》《行宮》
白居易 平易寫實 《長恨歌》《琵琶行》
孟郊 冷寂悲苦 《遊子吟》《秋懷》
賈島 清瘦奇僻 《題李凝幽居》《劍客》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人的創作背景或作品分析,可參考唐代文學研究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達杏本處不調闡衍饬催齒頰挂人盜權墊巾掉捎嫡妻芬氲浮肥拊樂付之丙丁功狀冠事貴踞黑豬渡河講書剪辟楬豆結口金鑿極欲客戍類昊李門賣主求榮門檻明日黃花暮子内燃機逆筆鵬迹品度品令貧主青鋒劍清斲棄農經商棄群臣羣毛申擢詩禮水木匠私意碳酸鐵鈎鎖鐵落楟花通衢廣陌屠殒土族語瓦裡未免無價值無面目見江東父老俠毂閑帳揱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