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令的意思、品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令的解釋

選拔官吏的格令。分九個品級。《魏書·高祖紀下》:“﹝ 太和 十九年﹞十有二月乙未朔,引見羣臣於 光極堂 ,宣示品令,為大選之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品令”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文學語境理解:

一、古代官吏選拔制度

  1. 基本定義
    指選拔官吏的等級規定,将官員分為九個品級,形成系統的考核與晉升标準。該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北魏時期,如《魏書·高祖紀下》記載,太和十九年(495年)朝廷在光極堂向群臣宣示品令,标志着正式推行。

  2. 曆史作用
    通過明确品級劃分,規範官員選拔流程,強化中央集權,對後世官僚體系(如隋唐九品中正制)産生深遠影響。

二、宋詞詞牌名

  1. 文學形式
    作為宋代流行的詞牌,多用于抒情或叙事,句式靈活。例如辛棄疾的《品令·更休說》以诙諧筆觸調侃年齡與祝壽習俗,歐陽修作品則多寫秋景愁思。

  2. 代表作品特點
    内容涵蓋愛情、詠物、感懷等主題,語言風格或婉約(如石孝友“困無力,幾度偎人”)或豪放(如辛棄疾),體現宋詞多元表達。

“品令”兼具制度與文學雙重屬性:前者反映古代官制演變,後者展現宋詞藝術成就。若需具體詞作分析或制度細節,可進一步查閱《魏書》或《全宋詞》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品令】的意思

《品令》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對某種物品的質量、規格或者特征進行評估、鑒定和判斷的要求或指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品令》這個詞的部首是口,共有7個筆畫。

來源

《品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使用《品令》來描述對物品質量的要求和規定。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彙逐漸得以保留,被人們廣泛使用。

繁體

《品令》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品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品令」一詞的漢字一般寫作「品命」,其中「品」指的是品質,「命」表示規定或命令。

例句

1. 合格的産品需要符合品令的要求。

2. 生産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品令。

3. 品令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産品的市場競争力。

組詞

品質、規定、規格、鑒定

近義詞

标準、規範、要求、規程

反義詞

放任、隨意、任意、不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