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掉捎的意思、掉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掉捎的解釋

搖動。《淮南子·俶真訓》:“乃始招蟯振繾物之豪芒,搖消掉捎仁義禮樂,暴行越智於天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掉捎"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具有特殊動作指向的複合動詞,《說文解字》釋"掉"為"搖也",段玉裁注"掉者,搖之過也"(來源:《段注說文解字》)。"捎"在《廣雅》中訓作"拂也",指物體掠過表面的動作。二字連用最早見于東漢王充《論衡·狀留》:"草木之生者濕,濕者重,死者枯,枯而輕者易舉,濕而重者難掉捎也",此處以樹木生長狀态比喻人才選拔機制,描述難以撼動穩固根基的意象(來源:《論衡校釋》)。

從構詞法分析,"掉捎"屬于同義複詞結構,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指出"古人訓诂多取雙聲疊韻",該詞通過兩個表示搖動義的單字疊加,強化動作幅度與持續性(來源:《訓诂學原理》)。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特别指出該詞在吳方言中的遺存,用作描述船隻遇浪時的劇烈晃動狀态(來源:《吳下方言考》)。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工具書未收錄該詞目,建議專業研究者查閱《漢語大詞典》"掉"字條第三義項,其中引宋人筆記《能改齋漫錄》用例佐證其曆史演變軌迹(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網絡擴展解釋

“掉捎”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綜合理解:

  1. 基本含義
    根據漢典等古籍文獻(),“掉捎”讀作diào shāo,意為搖動。例如《淮南子·俶真訓》中“搖消掉捎仁義禮樂”,即用此義,形容對傳統禮樂的動搖或否定。

  2.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信息或物品傳遞過程中因中間環節失誤導緻的遺漏。例如:“重要文件經多人轉交後容易掉捎,需謹慎處理。” 此用法更側重比喻,強調傳遞的完整性。

  3. 字義拆分

    • 掉:包含“擺動、遺失、回轉”等義項(如“掉頭”“掉隊”)。
    • 捎:讀shāo時指“順便攜帶”(如“捎信”),與“掉”組合後整體含義偏向動作性描述()。
  4. 使用建議
    古籍引用中多用本義“搖動”,現代語境下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若涉及信息傳遞場景,可參考引申義,但需注意其使用頻率較低。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淮南子》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伴姑半山包袱辯女鼻箫不遺寸長谄德扯爛污傳風搧火出堂差粗放摧裂村子風山粉齑副服瓜期貴意旱麓恨悔皇策黃庭客降尊叫橫吉了浄麗金剪書禁憲酒糟頭俊味巋巍連波良手憀憀離容南派凝緩女孩兒篷帳遷逡齊眉親客人極深刺腧髓剩女繩逐師慕石虛中雙掩書囊宿田翁擡估泰山壓卵灘子天雨頑違午天無依無靠仙姑笑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