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moded;things of the past that are stale and no longer of interest] 指過了重陽賞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過境遷,則徒然感慨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轼《九日和王鞏》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自緣今日人心别,未别秋霜一夜衰。——唐· 鄭谷《十日菊》
宋 蘇轼 《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又《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明日,指重陽節後;黃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陽節賞菊,明日黃花兼寓遲暮不遇之意。後因以比喻過時的事物。 郭沫若 《<沸羹集>序》:“這裡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明日黃花之感。”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七:“再經過四次月圓,我又可在母親懷裡,便是小朋友也不必耐心的讀我一月前,明日黃花的手書了!”
“明日黃花”是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明日:特指重陽節次日,即農曆九月初十;黃花:菊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失去價值的信息。其核心含義是事物因錯過最佳時機而失去原有意義,如新聞時效性消失、潮流褪去等。
二、典故出處 源自蘇轼《九日次韻王鞏》詩句:“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詩中描繪重陽節後菊花凋零的景象,借物喻事,表達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三、用法與辨析
四、典型例句
提示:使用時應緊扣“過時失效”的語境,注意避免時間錯位(如形容當前事物不宜用此詞)。
《明日黃花》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今天美好的事物明天就會變得平庸無奇,失去光彩。
明日黃花的拆分部首是日(rì)和艹(cǎo),其中日在左邊作為聲符,艹位于右邊作為形符。根據筆畫順序,依次是4畫、6畫和7畫。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顯學》一書中,意思是“今天的明日成為普通的花朵”,形容美好的事物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平凡普遍。
明日黃花(繁體字)
在古代,明日黃花的寫法為“明日黃花”,使用的是繁體字。
1. 他具有出色的才華,但卻沒有好好利用,如今已經明日黃花了。
2. 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但隻是一時之光,注定會明日黃花。
明日黃花可以組成其他詞語:
- 明日黃花者:指今天的明星明天淪為平庸之人。
- 明日黃花臉:指今天受人崇拜的面容,明天就會被遺忘。
- 明日黃花心:形容今天熱情高漲,明天就變得冷淡無情。
有幾個近義詞可以用來描述類似的意思:
- 今非昔比:指今天和過去完全不同,意味着事物的狀态發生了巨大改變。
- 光陰似箭:表示時間過得飛快,事物易逝。
明日黃花的反義詞是“長青樹”,指的是擁有長久影響力和持久價值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