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書的意思、講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書的解釋

解釋書的内容;講課。 漢 仲長統 《昌言》:“與達者數子論道講書,俯仰二儀,錯綜人物。” 宋 葉適 《台州高君墓志銘》:“故例,博士撰解訓一二通,據案抗聲讀,諸生俯首聽,謂之講書。”《初刻拍案驚奇》卷十:“行香講書已過,便張告示,先考府學及 天台 、 臨海 兩縣。” 王古魯 注:“提學執掌學校科試事,所以初到一地,必先舉行一下‘講書’儀式。” 許地山 《東野先生》四:“你嬸嬸到 澳門 去了,今晚上沒有人給你講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講書”一詞的含義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定義

“講書”指通過口頭講解或闡釋書本内容的行為,旨在幫助他人深入理解知識。這一詞彙既可用于描述教學行為,也可指代學識淵博者的能力。例如,《昌言》中提到“論道講書”,即指學者對經典文獻的闡釋。

二、曆史背景

  1. 古代教育儀式:
    明清時期,“講書”是提學(地方教育官員)到任時的正式儀式。例如,提學會抽籤選擇學生講解《四書》章節,若内容有誤則施以責罰。
  2. 學術闡釋:
    漢代博士需撰寫經書注解并當衆誦讀,稱為“講書”,如宋代葉適記載的“據案抗聲讀”場景。

三、現代應用

  1. 教學與知識傳播:
    現代多用于形容教師、學者等通過講解傳遞知識的行為,例如課堂授課或學術講座。
  2. 學習方法論:
    如樊登讀書法提倡以“講書”深化理解,通過複述和思維導圖梳理書本邏輯,形成系統化的知識吸收方式。

四、使用場景

五、延伸意義

該詞亦隱含對講解者學識的肯定,如《紅樓夢》中黛玉為備考而“看書講書”,體現了對學問的嚴謹态度。

“講書”既承載古代教育儀式的曆史内涵,也在現代演變為知識傳遞與學習的重要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講書

《講書》是一個詞語,指的是通過口頭或文字傳授知識或教育内容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講書》的拆分部首是言(讠)和讠,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講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傳統上知識的傳授主要通過口頭傳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講話或講授書籍内容。隨着文字的發展和普及,逐漸出現了書籍的出版和寫作,但講書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繁體

《講書》的繁體字是「講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講書」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相似的結構和含義。古時的寫法可能使用繁複的筆畫和更加繁瑣的結構。

例句

1. 他每周都會去圖書館聽人講書。

2. 這位教授以講書為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組詞

講授、講座、授課、讀書、讀者、講解、朗讀

近義詞

說書、講演、傳授、布道、宣講

反義詞

聽書、閉口、沉默、不通、不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